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lìng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中国古代社会讲究尊卑上下关系,甲骨文的“令”字即有所反映。它由两个部件组成: 上面的部件有的解释为古代的 “木铎”,即铃,有的解释为屋顶,还有的解释为一个张大的嘴正在发号施令:下面的部件像一个跪坐的人。整个字会意人跪坐着接受上级的指示。金文的“令”字和甲骨文形体结构几乎一致。小篆也和甲骨文、金文形体结构差不多。隶书根据小篆形体做了规整变化,原来的短横写作“、”,原来的跪坐的人写作“龴”。

从字形会意来看,“令”的本义应该是发出命令的意思。《说文解字》的解释是:“令,发号也。”即指的发号施令的意思。这个意义在古代也是常见的意义,例如我们所熟悉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其中的“令”就是命令的意思,是挟持天子向诸侯发号施令。“令”被用作名词,可以表示“法令”“命令”,也就是说上级的指令可以成为律令,例如《周礼·秋官·朝士》中所说的:“犯令者刑罚之。”这里的“令”就已经上升为国家的刑法,触犯法令的人要处以刑罚。而“命令”往往是让别人去做、使别人去执行,因此这个意义上包含有“使、让”的色彩,于是“令”就引申表示“使、让、叫”,例如我们今天常常说“他令我很失望”。表示某个节气的到来我们会加一个“令”字,这或许是因为节气是上天发的命令,于是就有了“夏令”“秋令”“冬令”“春令”等时令。

我们今天尊称别人的父亲、母亲,往往会加一个“令”字,例如“令尊”“令堂”。这个“令”是一种“敬称”,其中含有表示美好的意思。这个意义和本义有何关系呢?这就取决于发命令的人。“令”表示发命令,很容易就引申为发命令的人。这些人当然都是做官的,古代即有尚书令、大司农令、县令等长官。做官者一般都令人羡慕,认为应该是品学兼优的。由此,“令”即有了“善良”“美好”之意,如说“令德”“令闻”。这样的字加在称呼的前面,自然有了尊敬的意味。

成 语

利令智昏 军令如山 三令五申

巧言令色 朝令夕改 令行禁止

发号施令 令人发指 令人齿冷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1: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