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非 |
字源 | 非fēi甲骨文 ![]() ![]() ![]() ![]() 甲骨文的“非”字从形体结构来看,和“北”字相似。甲骨文的“北”写作“ “非” 的本义正如上面的形体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一样,表示相悖、相反、违背的意思。《说文解字》的说解是:“非,违也。”《论语·颜渊》中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说违背“礼”的事情就不要去看、去听、去说和去做。违背的相对面即是错误,因此引申表示不对的、错误的,例如《易·系辞下》中记载:“杂物撰德,辨是与非。”是指错杂爻画以定卦德,辨别是非。“是”与“非”相对列出,表示错误的、不对的。我们平常还会听到“非难”“非议”,这里的“非”是作责难、责怪讲。因为有责难所以就可能心怀不满,就会产生怨恨、仇恨甚至讥讽,因此“非”含有“怨恨、仇恨、讥讽”的意思,例如《国语·晋语八》中说:“今既无事矣,而非和,于是加宠,将何治为?”句意是:“当今太平无事,你却怨恨和大夫,那么君王加宠于你,你又将如何治国? ” 违背事物的一面即是否定其中一面,“非”字自然包含着否定的含义,因此用来表示否定的“不、没”,甚至成为了否定副词。例如“人非圣人,孰能无过?”“非同寻常”“非此即彼”,等等。 成 语 似是而非 想入非非 文过饰非 惹是生非 为非作歹 歇后语 秤砣下河——非沉不可 长颈鹿进羊群——非常突出 谚 语 过后才知事前错,老来方觉少时非。 人前若爱争长短,人后必然说是非。 人嘴两层皮,言是又言非。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