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cǎi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很多汉字的产生都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关联,尤其是一些表示动作的汉字,记录着当时的人们的社会生活。甲骨文的“采”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面像一只爪(实际表示手),下面像一株植物,植物的枝丫上有果实或叶片,这个字会意用手采摘植株上的果实或者叶片。金文的形体结构和甲骨文基本一致,上面表示一只手,下面表示一个植株,只是植株上缺少了果实或叶片。小篆的形体基于金文进行了笔画的整改,但上下部件的形体结构没有变化。隶书和楷书的结构也同前面的形体一致,只是笔画的平曲、点线有所变化。

“采”的本义应当作采摘讲。《说文解字》认为:“采,捋取也。从木,从爪。”“采”即指的摘取。例如《诗·周南·关雎》中所说的:“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其中的“采”就是“采摘、摘取”的意思。采摘的结果是摘的东西汇聚到一起,因此“采”引申表示收集的意思。古代有专门到民间收集诗歌的习俗,称为“采诗”,由此还专门设置了采诗的官员,因此《汉书·艺文志》上说:“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收集起来的东西会进行选择甄别,于是就引申出选择、选取的意思,例如“采纳”“采取”“博采众长”等中的“采”就是这个意思。古代表示动作的这个“采”后来变成了“採”,但我们今天仍用“采”。表示颜色的“彩”曾经也借用“采”字,例如《荀子·正论》中所记载的:“衣被则服五采。”“采”指彩色、颜色,而我们今天一律用“彩”不用“采”表示颜色。但由颜色这个含义,却引申出了我们今天所谓的“文采”,用以形容文章的辞藻风格等。而人的表情的变化也和颜色一样具有多样性,因此就有了“神采奕奕”的说法。

成 语

神采奕奕 兴高采烈 没精打采

博采众长 采薪之忧 采兰赠芍

歇后语

上山采竹笋——拔尖

苍蝇采花——装疯 (蜂)

谚 语

  日有雨不采, 晴有云不采。

清明发芽, 谷雨采茶。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