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戒 两手持戈戒备森严
字源

戒 两手持戈戒备森严

八戒夜持香火印,三光朝念蕊珠篇 ——白居易

戒,甲骨文字形,这是一个会意字,下方左右是两只手,上面是一把戈,两手持戈,表示戒备森严。金文字形,两只手移到了左下方。小篆字形,变成了上下结构。

《说文解字》:“戒,警也。从廾持戈,以戒不虞。”不虞指意料不到的事。“戒”的本义就是警戒,戒备。孔子曾经说过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段话的意思是:少年时,血气未定,戒的是女色;等到成年了,血气方刚,戒的是争斗;等到老了,血气已经衰败,戒的是贪得无厌。

“戒”的本义同样用于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饰物,就是戒指。明人都卬在《三馀赘笔》中列有“戒指”的条目,其中写道:“今世俗用金银为环,置于妇人指间,谓之戒指。按《诗》注:‘古者后妃群妾以礼进御于君,女史书其月日,授之以环,以进退之;生子月辰,以金环退之。当御者,以银环进之,著于左手,既御者著于右手。’事无大小,记以成法,则世俗之名戒指者,有自来矣。”对于怀孕的后妃,宫中的女官要授给她一枚金环,表示不能与皇帝同床。要与皇帝同床的后妃,就授给银环,戴在左手表示即将和皇帝同床;戴在右手表示已经和皇帝同过床了。但是“戒指”这一称谓却并非在明代才出现,至迟到了元代就已经出现。戒指的“戒”同样使用的是本义,即戒止之意。甚至还有词典说“嫔妃月经来潮之日,即戴戒指,表明不可与帝王同房”。

古代最隆重的“戒”就是斋戒,古人说:“洗心曰斋,防患曰戒。”又说:“湛然纯一之谓斋,肃然警惕之谓戒。”斋戒前要沐浴更衣,使身心保持整洁,以示虔敬之心。《孟子·离娄下》曾经说过:“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白居易有诗《白发》:“八戒夜持香火印,三光朝念蕊珠篇。”诗中的八戒是指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家修行的信徒一昼夜之间受持的八条戒律,又称八关斋或八关戒,它们分别是:“一不杀生,不杀生者,谓不断一切众生之命也,自不杀生,亦不教人杀生;二不偷盗,不偷盗者,谓不窃取他人财物也,自不偷盗,亦不教人偷盗;三不邪淫,不邪淫者,谓非己妻妾不行淫欲之事也;四不妄语,不妄语者,谓自不妄言,亦不可以虚妄之言而诳于他也;五不饮酒,不饮酒者,谓酒是乱性之本,起过之门,故不可酣饮也;六不坐高广大床,高广大床者,《阿含经》云:床高一尺六寸,非高也,阔四尺,非广也,长八尺,非大也,但过此量者,名高广大床,不宜坐也;七不着花鬘璎珞,不着花鬘璎珞者,谓不以花为鬘,珠玑为璎珞,而作身首之饰也;八不习歌舞戏乐,不歌舞戏乐者,谓自不习歌舞戏乐,及不得辄往他处观听,亦不教人歌舞戏乐也。”

如果以此标准来衡量的话,猪八戒完全不符合“八戒”的名字啊!

《通俗西游记 撞天婚》月冈芳年绘,1865年

月冈芳年(1839—1892),画号一魁斋芳年、魁斋、玉樱楼等,晚名大苏芳年。师从歌川国芳,日本江户时代末期著名浮世绘师。他的作品题材多样,包括历史绘、美人画、役者绘、风俗画、古典画、合战绘等,以带有强烈冲击性的“无惨绘”著称,被誉为“最后的浮世绘师”。

《西游记》在日本是《三国演义》之外流传最为广泛的中国故事,江户时代译入日本后,浮世绘师创作了很多精美插图。月冈芳年笔下的《通俗西游记》绘制较晚,设色浓郁,造型已明显脱离中国绣像本痕迹。

这幅画的是猪八戒撞天婚的故事,出自《西游记》第二十三回。梨山老母、文殊、普贤等欲试取经四众之禅心,幻化庄院,假作孀妇,携三女真真、爱爱、怜怜招婚,唐僧、悟空、悟净漠不为动,独猪八戒喜不自胜,涎着脸百计求婚,丑态尽出。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18:4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