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诗经》)

汉字身世小档案

■ “相”有很多个意思,但都由省视、察看的本义引申而来。

■ 因为眼睛看到树木等物,因此凡是彼此交接都称“相”,引申出互相、共同的意思,读作“xiāng”。

■ 由交接又可以引申出扶助之意,由看到对方的样子又可以引申出相貌之意。这些义项也当作名词使用,读作“xiàng”。

■ “相公”本指丞相。“相公”因为是尊称,所以在官本位的中国古代,凡是当官的后来都被称作“相公”,到了清朝,竟然成了男妓的代名词!

“相”是汉语中义项非常多、组词非常丰富的一个汉字,而且有两种读音。但照例本义只有一个,此外所有的义项都是从这一个本义引申而来的。

相,甲骨文字形❶,这是一个会意字,左边是一棵树木,右边是一只大眼睛,会意为以目视木。甲骨文字形❷,大眼睛移到了树木的上面,因此有人说这个字形就像人爬到树上远眺。金文字形❸,树木和大眼睛的样子更加好看。小篆字形❹,右边定型为“目”。

《说文解字》:“相,省视也。从目从木。《易》曰:‘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许慎引用《周易》中的语句来解释“相”字为何“从目从木”来会意,盖因为树木是地面上最高、最引人注目的物体,虽然眼睛看到的东西很多,但第一眼必定先看到树木,因此“从目从木”,省视、察看就是“相”的本义。《诗经·相鼠》中的名句:“相鼠有皮,人而无仪。”“相”就是察看的意思,察看到老鼠尚且有皮,人却没有礼仪。

段玉裁说:“按目接物曰相,故凡彼此交接皆曰相;其交接而扶助者,则为相瞽之相。”这是“相”的引申义。因为眼睛看到树木等物,因此凡是彼此交接都称“相”,即互相、共同的引申义,比如“相思”就是互相思念。当作这个义项的时候,读作“xiāng”。由交接又可以引申出扶助之意,所谓“相瞽之相”,“瞽”(gǔ)是盲人,相瞽当然就是帮助盲人,宰相、丞相当然就是专门辅助国君的大臣;由看到对方的样子又可以引申出相貌之意。这些义项也当作名词使用,读作“xiàng”。

有趣的是“相公”这个流行于古代小说、戏曲和日常口语中的称谓。“相公”的“相”到底和“相”的本义有什么关系呢?很多辞典都语焉不详,或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相公”的“相”最早是由丞相的称谓而来。西汉的丞相封侯不封公,东汉的丞相不封侯,到了曹操,以丞相的官职封魏公,因此称为“相公”。王粲《从军行》诗中写道:“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尊称曹操为“相公”,后来就把所有的丞相都敬称为“相公”。

“相公”因为是尊称,所以在官本位的中国古代,凡是当官的后来都被称作“相公”,以至于有学者愤愤不平:“今凡衣冠中人,皆僭称相公,或亦缀以行次,曰大相公、二相公,甚无谓也。”

这一对官吏的敬称,到了清朝,竟然成了男妓的代名词!北京、天津一带的传统戏剧将小旦称作“相公”,小旦是由男演员扮演年轻女子,因此小旦一定要长得漂亮,中国历来又有蓄养男色的传统,漂亮的小旦们当然是达官贵人们蓄养的首选。清人徐珂的《清稗类钞》中说:“都人称雏伶为‘像姑’,实即‘相公’二字,或以其同于仕宦之称谓,故以‘像姑’二字别之,望文知义,亦颇近理。”“像姑”,顾名思义,是形容年轻男子长得像姑娘;而“相公”之“相”,除去丞相的称谓,亦可从本义理解,察看、审视一番这个年轻男子的长相。丑男当然用不着如此细致地审视,能够经得起如此细致审视的,当然就是漂亮的男子,漂亮男子才可做男妓。“相公”和“像姑”,音、义一一对应。

清代《朝市丛载》中收录了一首咏“相公”的诗,非常形象地描绘了这种男妓或者男娼的做派:“斜街曲巷趋香车,隐约雏伶貌似花,应怕路人争看杀,垂帘一幅子儿纱。”可不就是“像姑”或“相公”称谓的形象写照!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0: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