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眉 |
字源 | 眉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 汉字身世小档案 ■ “眉”的甲骨文字形是一个象形字,就像一个大眼睛上面有长毛的样子。 ■ 古人有美眉、恶眉之分,从眉毛来判断健康。 ■ 女人的眉毛普遍比男人的好看,因此“眉”可以引申为美女。 ■ 蛾像蝴蝶,触须细长而弯曲,故用“蛾眉”来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 ![]() 作为人体的组成部分之一,“眉”字出现得很早,甲骨文字形❶,这是一个象形字,一只大眼睛上有两条眉毛。甲骨文字形❷,下面是人形,上面是大眼睛和三条眉毛。金文字形❸,为了更加突出眉毛的形状,干脆把眉毛搬到了眼睛上方。小篆字形❹,直接从金文演变而来。楷体字形完全看不出眉毛的形状了。 《说文解字》:“眉,目上毛也。”古人有美眉、恶眉之称,《黄帝内经》:“美眉者,足太阳之脉血气多;恶眉者,血气少也。”眉毛无华彩而枯瘁称作恶眉,可见眉毛也可以反映人身体是否健康。女人的眉毛普遍比男人的好看,因此“眉”可以引申为美女,《释名》:“眉,媚也,有妩媚也。”女人眉毛姣美,最易传情,所以“眉”可用来形容妩媚的美女。《诗经·硕人》中的名句:“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螓(qín)是像蝉的一种昆虫,体小、方头,广额而有文彩,因此用螓首来比喻女子美丽的额头;蛾子形似蝴蝶,触须细长而弯曲,因此用蛾眉来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古代女人对眉毛非常重视,常用青黑色的颜料画眉,这种颜料叫黛,因此眉毛又称眉黛。明代流传一篇《十眉图》,把女人画出来的眉毛分为十种,名字都非常好听:鸳鸯眉、小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却月眉、分梢眉、还烟眉、横云眉、倒晕眉。 西汉语言学家扬雄所著的我国第一部方言学专著《方言》中记载,周代时的齐国称“老”为“眉”,另外“黎”也称“老”,吴地方言尊称老人为“黎老”。《诗经·七月》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十月收获稻谷之后,要酿制春酒,为长寿的老人祝寿。《诗经》中屡屡出现“眉寿”一词。西汉初期,传授《诗经》的《毛传》一书解释道:“眉寿,豪眉也。”“豪”同“毫”,意思是人年老时眉毛上会长出几根特别长的毫毛,即孔颖达所说“人年老者必有豪毛秀出者,故知眉为豪眉也”。这种解释很新颖,只是不知道人老了之后长出“豪眉”是特例还是通常现象,不敢妄猜。 人们通常把“齐眉”当作“举案齐眉”的略语,“案”是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举案齐眉”就是把盛饭的托盘举到眉毛的高度献给丈夫进食,形容夫妻之间相敬如宾的恩爱。这个典故出自东汉时期,梁鸿和妻子孟光迁居到吴国,投靠到大财主皋伯通家里,并住在堂下的廊屋里,靠给人舂米过活。梁鸿每次外出归来,孟光已经做好了饭,举案齐眉,把盛饭的托盘举到眉毛的高度献给丈夫进食,不敢仰视。皋伯通偶然看到这种情形,不觉大惊,对别人说:“梁鸿不过是一介仆佣,他的妻子却对丈夫如此恭敬,看来此人不是凡人。”于是将梁鸿两口子请到家中居住,供给他们的衣食。这就是成语“举案齐眉”的来源。 不过,“齐眉”不仅仅是“举案齐眉”的略语,单独使用的时候,它用来比喻夫妻白头偕老。清代规定,凡是六十岁以上的“齐眉”夫妻,都会得到彩缎珍品的赏赐。雍正皇帝时期,广东兴宁县有位活了一百二十岁的老寿星,共有五子,也都活到了七八十岁,朝廷为了表彰这“一门眉寿”,特意赏赐了一匹御用的绸缎。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