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赤 |
字源 | 赤 人在火上烤得红红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 ![]() A ![]() B ![]() C 赤就是红色,但为什么指代红色呢?相信很多人都不太清楚。 赤,甲骨文字形A,这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人形(“大”的甲骨文字形就是一个人形),下面是火,人在火上被烤得红红的,因此会意为火的颜色,即红色。金文字形B,接近甲骨文,火的形状更清楚。小篆字形C,人和火的形状仍然看得很清楚。 《说文解字》:“赤,南方色也。”古人将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称为正色。根据五行学说,五种正色又有方位的区别,即东方谓之青,属木;南方谓之赤,属火;西方谓之白,属金;北方谓之黑,属水;天(中央)谓之黄,属土。因此南方之神就是火神,名为赤帝祝融,立夏的时候要在都城的南郊祭祀赤帝,表示炎炎夏日就要来了。 中国有一个著名的别称叫作“赤县神州”,人尽皆知。这个称谓出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司马迁记载了一位叫驺衍的齐国人,他提出一种学说:“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驺衍的意思是说,在黄帝之前,天下非常之大,所谓“中国”仅仅占了八十一分之一,这八十一分之一叫作“赤县神州”。“赤县神州”之内又分为九州,即大禹治水后划定的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这九州仅仅是中国之内的九州,中国之外还有九州,即大九州,即今天的世界范围。 我们一直有一个误解,认为古代的“天下”一词专指中国,因此而猛烈批判古人的“天下观”,批判这种认为中国是世界中心的自大心态。其实不然,从驺衍的理论中可看出,古人认为“天下”很大,中国仅仅占据其中的八十一分之一! “赤县”之名,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礼记·檀弓上》称周人崇尚赤色,而周天子直接管辖的千里王畿称作“县”,故称“赤县”。“神州”之名即出自“大九州”,不过大九州说法不一,这里仅介绍《淮南子·坠形训》中的说法:“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济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阳州曰申土。”取“大九州”起始的“神州”与“赤县”并举,故以“赤县神州”指代中国。 我们形容一个心地纯洁、毫无杂念的人,常常说这个人有“赤子之心”;形容那些人在海外却始终心怀祖国的人也常常使用“海外赤子”一词。“赤子”本义指婴儿,孔颖达解释道:“子生赤色,故言赤子。”颜师古解释说:“赤子,言其新生未有眉发,其色赤。”《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之心”即婴儿之心,婴儿之心当然纯洁无瑕,没有丝毫杂念。这里又引申出忠诚、真纯的意思,比如赤胆忠心。火发出的红光非常明亮,因此段玉裁说:“赤色至明,引申之,凡洞然昭著皆曰赤,如赤体谓不衣也,赤地谓不毛也。”赤条条一丝不挂,裸露也是“赤”的引申义。 《浮世五色合 赤》 歌川国贞绘,1844年 歌川派是江户时代浮世绘各派中最大派系。歌川国贞(1786—1865),又称三代歌川丰国,是浮世绘艺术发展末期最受欢迎的绘师之一。他出身名门,以艳丽的美人画、生动的歌舞伎演员画著称。凡·高收藏的浮世绘中来自歌川国贞的作品多达159幅。 这幅画属于一组描绘五种颜色(“浮世五色合”)的系列作品之一,五色即“青、赤、白、黑、黄”,这幅画的是“赤”色。画面上一个女子正在准备刺身,拿一柄锋利厨刀托起绯红色生鱼片正要放入盘中。上方题满了当时著名的通俗小说家式亭小三马的句子,这些文字都与红色有关。标题底色、女子头饰、红唇、和服衬里、鱼片,这些鲜明的红色调形成呼应。国贞笔下的美人有一种妖艳之感,眉毛上挑,眼珠分明,鼻挺唇红,身姿健壮。这幅作品作为装饰常常出现在当代的和风料理店、寿司店中。 ![]()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