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蛛丝马迹
字源

蛛丝马迹

“马”原来是灶马

“蛛丝马迹”是常用的成语,一般的辞典对“马迹”的解释都是“马经过后留下的痕迹或马脚印”,“蛛丝马迹”比喻事情留下来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可是,这样的解释很难成立,因为马是体形很大的动物,经过后的痕迹很明显,“马迹”怎么能和细微的“蛛丝”并列起来呢?

如果生活在农村,农家厨房中经常可以看到蜘蛛,这些蜘蛛在厨房顶上结了很多蜘蛛网,这自然就是“蛛丝”了。农家厨房中还有一种小虫子,叫作灶马,灶马爬过的地方留下很多不很明显的痕迹,这就是“马迹”。灶马爬过的痕迹和蜘蛛网经常一起出现,两者又都不很明显,所以“蛛丝马迹”的“马”指的是灶马之“马”。

唐代博物学家段成式所著《酉阳杂俎·广动植之二》载:“灶马,状如促织,稍大,脚长,好穴于灶侧。俗言灶有马,足食之兆。”

灶马的学名是突灶螽(zhōng),有的地方也叫灶鸡子,属于直翅目穴螽科昆虫,一年四季都可见到,总是出没于灶台和杂物堆的缝隙中,以剩菜、植物和小型昆虫为食,这就是“灶马”之“灶”的得名;它又在直翅目中体形最大,“马”是六畜中体形最大的家畜,引申为“大”之意,因此“灶马”以“马”为名,意思是体形最大的直翅目昆虫。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灶马,处处有之,穴灶而居。”

既然是厨房里的虫子,为什么不清除掉呢?原来,人们相信灶台上有灶马是丰衣足食的吉兆,甚至把它叫作“灶爷马”,把它当作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灶王爷的坐骑。

这就是“蛛丝马迹”这个成语的由来。

灶君,俗称灶神、灶公,北方称为灶王爷,道教中称“司命真君”。灶君是家宅神,负责监察人间善恶,掌握寿夭祸福。灶君左右随侍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随时记录一家人的行为,等旧历年尾回到天庭,向玉皇大帝一一禀告,所以岁末家家祭灶,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这幅灶君年画形象比较简单,当中主位是灶神,左右各一个童子和一个随侍神。香案上摆着一善一恶两个罐子,香案下面卧着一匹马,乃灶君上天时的坐骑。民间祭灶时,有的地方祭灶人会跪在灶王爷像前,怀抱公鸡。据说鸡象征灶王爷升天所骑之马,红公鸡称“红马”,白公鸡称“白马”。有的地方会烧化一些纸钱纸马作为程仪。

灶君年画,有单独一位男神的,也有灶王爷、灶王奶奶夫妇二人的。

灶君,清代年画,约一九〇〇年,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6: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