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进

君子三揖而进,一辞而退,以远乱也(《礼记》)

汉字身世小档案

“进”( 繁体字“進”)是一个会意字,登也。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一只脚,上面是一只鸟。

“进”就是将鸟儿作为祭牲,然后同璧一起焚烧祭祀。“进”由此引申为进献,再引申为前进。

古云:事君难进而易退,则位有序,易进而难退则乱也。故君子三揖而进,一辞而退,以远乱也。

周代或之前即有“进士”的称谓。

“进”就是前进,繁体字为“進”,走之旁里面有一个“隹”。“隹”读作zhu~,许慎解释说“鸟之短尾总名也”,但其实长尾鸟也有从“隹”的,比如“雉”。那么,“进”这个字为什么跟鸟儿有关呢?

进,甲骨文字形A,这是一个会意字,下面是一只脚,上面是一只鸟。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这个字形会意为人追逐鸟雀。甲骨文字形B,大同小异。金文字形C,左边又添加了一个“彳”,表示行走。小篆字形D,紧承金文字形而来。

《说文解字》:“进,登也。”“登”是升高之意,鸟儿高高在上,人去追逐鸟儿,如何能够登高抓到它呢?因此“进”会意为人追逐鸟雀殊不可解。白川静先生认为:“用来进行鸟占以决定军队的进退。决定可以前行,谓‘进’,即前进、推进。”据此则此“隹”乃是进行占卜的鸟儿。

不过我认为许慎将“进”释义为“登”,一定有其道理。什么叫“登”?“登”的本义不是升高,而是用双手捧持着盛满东西的“豆”(盛食器),登上宗庙的台阶,供献给祖先。在“登”的甲骨文字形中,上面是两只脚,“进”下面则是一只脚,因此“进”的本义应该是将捕获的鸟儿作为祭牲,进献给祖先。甲骨卜辞中有“进尞于祖乙”的记载,“尞”通“燎”,高诱注《吕氏春秋》:“燎者,积聚柴薪,置璧与牲于上而燎之,升其烟气。”那么“进”就是将鸟儿作为祭牲,然后同璧一起焚烧祭祀。

“进”由此引申为进献,再引申为前进。《礼记·表记》篇中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子曰:事君难进而易退,则位有序,易进而难退则乱也。故君子三揖而进,一辞而退,以远乱也。”在国君面前,君子要慢慢前进,“三揖而进”;但是退的时候要迅速,“一辞而退”,一言即退。

《仪礼·乡饮酒礼》记录了宾主相见三揖三让之礼:“主人与宾三揖,至于阶,三让。主人升,宾升。”郑玄解释说:“三揖者,将进揖,当陈揖,当碑揖。”宾客将要上前的时候一揖,此为将进揖;“陈”,堂途也,指台阶前面的砖路,宾客走上这条砖路的时候二揖,此为当陈揖;“碑”,古时宫室之外皆有竖石,一为识日影,二为拴祭牲,走过砖路就到了碑前,这时的三揖就是当碑揖。三揖之后,宾客就到了台阶下,这时宾客要三次辞让,然后主人登上台阶,宾客再跟着登上台阶。孔子所谓“君子三揖而进”,即是由此礼而来。

隋唐科举设进士科,录取后即为“进士”。其实周代或之前即有这一古老的称谓。《礼记·王制》:“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乐正乃乐官之长;造士指诗、书、礼、乐四术之学业有成就者;乐正将优秀的造士告知于天子,再推荐给掌管邦政的司马,然后就可以进入仕途了。郑玄解释说:“进士,可进受爵禄也。”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7 8: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