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首 |
字源 | 首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 汉字身世小档案 ■ “首级”来源于商鞅变法时设立的军功制。一首一级,后来干脆简称作“首级”。 ■ 古时候的国君和现代的国家最高领导人都称“元首”,“元”也是头的意思。这一称谓在周代就已经出现。 ■ 怀念故乡或者归葬故乡都称“首丘”。 ■ “面首”最早指健美的男子,后来才衍生出男宠的义项。 ![]() “首”这个字最奇特的义项是告发,比如出首、自首。“首”明明是头颅,怎么会具备这个义项呢? 首,甲骨文字形❶,这是一个象形字,像人的头部,中间的圆点是眼睛,头上有三根头发。金文字形❷,下面变成了一只眼睛“目”,上面的三根头发历历可数。金文字形❸,更加美观。金文字形❹,头部的样子更像,突出的仍然是眼睛和头发。小篆字形❺,下面正式演变为“目”。楷体字形头上的三根头发发生了变异,看不出“目”上面头发的样子了。 《说文解字》:“首,头也。”“首”的本义就是头。商鞅辅佐秦孝公变法时,为了奖励军功,设置了二十等爵制,即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位的人中选用。据《汉书》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意思是战争中斩一个敌人的头颅授予一级爵位,做官的话可做五十石之官;斩两个敌人的头颅授予二级爵位,做官的话可做百石之官……以此类推。一首一级,后来干脆简称作“首级”。首级制度直到北宋才彻底废除。 古时候的国君和现代的国家最高领导人都称“元首”,“元”也是头的意思。这一称谓在我国周代就已经出现。头指国君,那么头以下的胳膊大腿就顺理成章地用来指辅佐国君的大臣,这就是“股肱(gōng)”一词。葛洪在《抱朴子》中说:“远取诸物,则天尊地卑,以著人伦之体;近取诸身,则元首股肱,以表君臣之序。” 据古人说,狐狸虽然是微小的兽类,但对自己藏身的丘窟却念念不忘,死的时候,一定要把头朝向丘窟,表示不忘本。后人遂以“狐死首丘”比喻不忘本或对乡土的思念,怀念故乡或者归葬故乡都称“首丘”。因此屈原吟咏道:“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当作男宠的“面首”这一俗语,本指脸和头,引申为容颜、面貌。不过“面首”最早可是指健美的男子,宋孝武帝有一次出去打猎,“选白衣左右百八十人,皆面首富室”,没有任何贬义。刘宋王朝时,皇帝刘子业为姐姐山阴公主“置面首左右三十人”。请注意,这里的全称是“面首左右”。这句话经常被人断句为:“帝乃为主置面首,左右三十人。”吕叔湘先生早就指出这样断句是错误的,“面首左右”类似于一种职称,“以‘某某左右’为侍从的职名,创于江南,延及北朝”。皇帝赏赐给姐姐的男宠当然要由朝廷供养,也要有一定的官衔或者职称,故称“面首左右”,后来才省作“面首”。胡三省解释道:“面,取其貌美;首,取其发美。”从山阴公主之后,“面首左右”这个高级职称简化成了“面首”,成为所有男宠的代称。 “首”的本义是头,“自首”就是自己主动把头伸出去认罪,多么生动形象!当然这是远引申义,其间经过了漫长的语义演变。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