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字解中国 |
字源 | 这个字,原来是这个意思Ⅰ你不可不知的100个最中国的汉字许晖![]() 这是一本从汉字字形出发,来研究其词义源流的书。作者精选了100个最中国的汉字,不仅具体展示了每一个汉字字形的演变,而且由汉字字形入手,详细讲解了与此汉字相关的古代社会的生活形态、日常礼仪和文化常识,以此带领读者回到历史现场,寻找中国文化的根。 书名:这个字,原来是这个意思Ⅰ :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最中国的汉字 作者:许晖 CIP号:266985 ISBN:978-7-122-15831-4 责任编辑:龚风光 李倩 出版发行: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100011) 购书咨询:010-64518888 售后服务:010-64518899 网址:http://www.cip.com.cn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总目录这个字,原来是这个意思Ⅰ:你不可不知的100个最中国的汉字 这个字,原来是这个意思Ⅱ :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最美丽的汉字 这个字,原来是这个意思Ⅲ:你不可不知的100个超有趣的汉字 引言《礼记·大学》中有言:“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这就是“格物致知”这个词的出处。“格物致知”的具体内涵,千百年来聚讼纷纭,但是从字面意思,从最浅白的层次,也不妨理解为:穷究万物,就可以获得与之相应的知识。 这种浅白的理解,恰好也符合许慎在《说文解字》的“序”中所引用的古人造字的八字原则:“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所谓“近取诸身”,就是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取象;所谓“远取诸物”,就是从身外、远方的万事万物中取象。 “远取诸物”,古人正是运用“格物”的功夫和持久的耐心,把万物的形象及其各种各样的性征活灵活现地描绘下来,藏进了象形的汉字之中;而今天的人们,“格”一“格”这类系统的汉字,就可以复原祖先的慧眼所看到的万物,以及万物与他们相依存的生活。 比如“鸡”这个字,繁体字有两种写法:雞,鷄。那么造字的古人“格物”,“格”出了什么呢?格出了“隹”和“鳥”。“隹(zhuī)”是短尾鸟的总称。这说明:鸡在未被驯化之前,不过就是自由自在的短尾的野鸟而已,远远地游荡在人类的生活之外。那么今天的人们看这个字,又“格”出了什么呢?“格”出了左边的“奚”。甲骨文的“奚”,是一个人用绳索捆住另外一个人,很显然,被捆住的是俘虏,当作奴隶使用。在“鸡”的字形中,则表示:人在野外捉到了这种野鸟,用绳子捆起来,带回家加以驯化。因此,“鸡”这个字,反映的就是野鸡变成家鸡的驯化简史。 除了马、牛、羊、鸡、狗、猪等人们熟知的动物之外,汉字中还遗留下来了众多如今被视为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比如“兕(sì)”,古书上说它像牛,一角,青色,重千斤;比如“ 这本小书,把101个汉字分为动物、植物、自然、农事、舆地五个专题,从“远取诸物”的造字原则入手,详细讲解古人眼中的万物,以及他们丰赡的博物知识。 “中国”这一称谓,始见于1963年在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何尊,是一位叫何的宗室贵族所铸,故称“何尊”。尊底部有122字铭文,描述了周成王营建成周(洛阳)之事,其中载周武王的训诰有“余其宅兹中国,自兹 在甲骨文中,“中”的字形是一杆带有“游(飘带)”的旗帜,旗帜中间有一个小圆圈标注位置,表明此为立中之处。古时凡有征伐大事,一定要先“建旗”,将旌旗竖立在中央之地,众人见之而来,聚集在旌旗之下,然后开始议事。旌旗一定要建在中央之地,故又称“建中”。当然,中央之地也可以指城邑的中心地带,因此“中”字形的这个小圆圈也可以指城邑。 而“国(國)”的字形,左边是一个小圆圈指代城邑,右边是一把戈,意为持戈护卫城邑。那么,毫无疑问,“国”是由城邑所组成,而城邑则是由一户一户的“家”所组成。先有人,再有家,再有城,最后有国。 正因为这一次序,古时方有“家国”一词,由家而至于国,因家而至于国。《逸周书》中有《皇门解》一篇,属于西周文献,其中指责乱臣“谗贼 这就是学者们所总结的血缘宗族和国家制度相结合的“家国同构”现象,乃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从《礼记·大学》的 这本小书,把102个汉字分为君臣、律法、军事、德行、生死五个专题,详细讲解汉字中所体现出来的“家国同构”现象,以及由此衍生的独特的士大夫以及家国情怀。 “中国人的祖先到底是怎样生活的?” 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兴趣。毕竟,“我们从哪里来”的原初性疑问彰显了人类寻根的本能冲动。 而在传承数千年的汉字象形系统中,埋藏着古代生活史的蛛丝马迹。这就是编撰《说文解字》的东汉学者许慎在该书的“序”中所道出的造字原则:“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所谓“近取诸身”,就是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取象;所谓“远取诸物”,就是从远处的万事万物中取象。 “近取诸身”,古人在造字时,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笔一画地用图画的形式契刻而成为象形文字。因此,从这一类汉字中就可以窥见祖先生活之一斑。 闲言少叙,举例为证。用作货币的“贝(貝)”,甲骨文中的字形全部都是子安贝的形状。子安贝是出产于遥远的南海的海贝,而商代的墓葬中竟然有大量出土,更早的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中也出土有十二枚,甚至四千多年前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中也发现了子安贝。 因此,“贝”这个字传递出来的信息是:商代及其更早的时期,中原和南海之间有着畅通而且发达的贸易渠道。商人不辞辛劳,远行到南海去捞取或交换子安贝,拿到手了,就是“得”,“得”字就是这样造出来的;作为货币的“贝”,以“朋”为计算单位,一“朋”有二贝、五贝、十贝之说,“朋”就是连系在一起的两串贝,引申到人的身上,就是朋友;而“买(買)”和“卖(賣)”,显然指拿着贝去买、卖东西……所有带有“贝”的汉字都和钱财有关,比如货、资、贫、财、债、贿、赊、购、赏、贼、质、宝(寳)等。 这个例子,就是用“贝”串连起来的与货币有关的古人的生活史。 这本小书,把101个汉字分为饮食、服饰、居所、出行、狩猎、食货六个专题,从“近取诸身”的造字原则入手,详细讲解中国人的祖先日常生活中的有趣景象。 这个字,原来是这个意思动物篇植物篇自然篇农事篇舆地篇君臣篇律法篇军事篇德行篇生死篇饮食篇服饰篇居所篇出行篇狩猎篇食货篇 这个字,原来是这个意思这个字,原来是这个意思士 义 丫 马 尸 尤 中 书 玉 东 左 归 处 瓜 礼 母 寺 网 年 华 休 朵 孝 寿 赤 声 戒 巫 闲 我 犹 牢 社 忍 妻 丧 武 味 贤 炙 狐 朋 岳 物 宝 法 柳 冠 鬼 拜 秋 俎 眉 真 酌 贼 卿 臭 朕 爱 家 宾 害 酒 涉 羞 祥 梦 堂 祭 婚 族 望 雅 葬 落 鼎 禽 尊 禄 禅 善 楚 雷 蜀 罪 盟 鉴 鼠 解 慈 舞 鲜 德 器 儒 爵 羹 囊 饕 版权页 目录 女 车 犬 天 井 见 凤 父 北 兄 鸟 乐 外 册 发 圣 成 达 执 同 曲 尘 农 会 舌 血 庆 衣 守 汤 戏 异 尽 买 束 丽 豆 报 身 狂 龟 角 饮 弟 弃 君 鸡 雨 奔 取 直 虎 齿 兔 佩 质 京 实 学 参 春 相 星 保 食 侯 亲 首 壶 获 班 射 徒 乘 鬯 造 旅 疾 桑 黄 得 庶 敝 渔 黑 遗 集 御 童 寒 雇 寓 奠 登 鼓 献 虞 寝 疑 彝 版权页 目录 儿 门 卫 夫 屯 区 专 比 贝 夭 介 仆 仓 火 正 旦 田 史 央 旧 矢 印 召 出 吉 老 死 戎 尧 光 吊 自 向 名 字 行 孙 来 进 县 吹 沈 初 忧 言 良 宋 迟 画 采 委 季 周 服 宗 享 单 函 艰 孟 封 省 香 侵 宣 室 宫 帝 突 逆 秦 晋 索 夏 殷 唐 曹 啬 舂 蛊 豚 商 宿 旋 朝 鲁 媚 粪 裘 遣 雍 豢 辟 嘉 舆 膏 霍 盥 襄 镬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