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血 |
字源 | 血xuè甲骨文 ![]() ![]() ![]() “血”的甲骨文是一个器皿中有血块的形状,用以表示“血”。小篆基于甲骨文形体有所变化,字的外部像一个器皿,字的内部即器皿的内部是一短横,表示血液。隶书的“血”缺失了形体上的表意功能。 “血”是我们最早认识的液体之一,远古人狩猎、战争甚至生活中都会和血液相接触。血的颜色是红色,因此红色在上古时代的一些民族中成为了神圣的色彩,甚至在墓葬中也可以看到用红色绘制的图画以及红色的粉末,这表明先民对血本身有一种崇拜感。《说文解字》中许慎的解释是:“血,祭所荐牲血也。从皿,一象血形。”血是祭祀时献给神灵的牲畜的血,这反映了古人用血来祭祀神灵的习俗。这里的血通常是牛羊等牲畜的血,后来泛指血液。实际上我们今天用科学的定义来解释血应该是:“流动于人或高等动物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的红色液体,由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构成,起着输送养分、激素给体内各组织,收集废物给排泄器官,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作用。” 古人有歃血为盟的习惯,以血液代表誓死之心以缔结盟约,因此血液在古人看来作用不同一般。由血液的本义引申可以用来指血统、血缘,表示有亲属关系的人。古代社会是一个宗法社会,讲究的就是血统、血缘,尤其是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宗族的人,而嫡长子制度则是这种血缘关系的一个集中体现。血是红色的,因此也用来指代色彩,比如“血色”,即“红色”。“血”有一种刚烈的性质在其中,因此又有“血气方刚”这样的说法。 成 语 一针见血 血肉横飞 血流成河 心血来潮 血口喷人 血肉模糊 歇后语 蚂蟥见血——盯 (叮) 住不放 屠户的账本——血债累累 打破嘴巴骂大街——血口喷人 谚 语 笑面虎咬人不见血。 一语破的, 一刀见血。 水是庄稼血。 软刀子杀人不见血。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