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shí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民以食为天,这是一条古训,我们的祖先对饮食很重视,不仅有具体的文献资料记载,还有文字的记录。甲骨文的“食”字上面的部件成“A”字形,有两说,第一种说法认为这是一个张大的嘴,第二种说法认为这是器皿上的一个盖子,我们暂取前面一种说法,“食” 字的下面部件像一个盛有物品的食器,整个字表示吃东西。金文的形体结构来自甲骨文,上下部件基本一致,只是少了食器左右的两点。小篆的形体承袭金文,对笔画进行了规范。隶书的“食”字基本丧失了原来的形象性特征,食器的样子已经消失,而写作“良”。

“食”的本义从上述分析来看,应该是表示“吃”。许慎《说文解字》说:“食,一米也。从皂,亼声。”认为是聚集在一起的米。这显然不准确。《诗经》中就有记载,《魏风·硕鼠》说:“硕鼠硕鼠,无食我黍。”“食”即吃的意思。“吃”这个动作所涉及的东西,我们称之为“饭食”“食物”,例如《周礼·天官·膳夫》中所说的:“掌王之食饮膳羞。”其中的“食”郑玄注解为“饭”,即饭食。而作为“食物”这个概念,是意义泛化的结果,凡是可以吃的东西我们都可以称之为“食物”,在古人则称为“食”,例如《尚书·益稷》中所记载的:“奏庶艰食鲜食。”艰食指谷类,鲜食指肉类(刚杀的鸟兽)。整句话是说提供各种食物。“食”在古文中还通“蚀”,这在殷墟卜辞中就有记载,例如“月有食”,即“月蚀”,又《诗·小雅·十月之交》也记载有:“日有食之。”日食即日蚀。

“食”在古文中还可以读为“sì”,表示喂养、给人吃、供养的意思,例如“食马”“食民”,即喂马、养民的意思。

成 语

自食其力 食不厌精 食不果腹

食肉寝皮 弱肉强食 钟鸣鼎食

歇后语

钱在手边, 食在嘴边——难留

老鹰捕食——见机(鸡)行事

谚 语

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

节食无疾, 择言无祸。

食多伤胃, 忧多损身。

人见利而不见害, 鱼见食而不见钩。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8:4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