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zhāo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甲骨文的“朝”字是一个会意字,由日、月、艸三个部件组成,日月在艸的中间,表示日月同时出现在草丛中,整个字表示早晨的意思。金文直接承袭左列甲骨文的第二个形体,但右边部件改成了“水”,有解释认为反映了海水因受日月不同引力的作用,而周期性地涨落的现象,因此朝从水,是潮字的初文。小篆以金文为基础,又将金文右边的水误作为“人”“舟”。隶书的“朝”字承袭小篆形体,但右边又写作“月”,与甲骨文形体结构基本一致。

“朝”本义指早晨。《说文解字》也这样说解:“朝,旦也。从倝,舟声。”朝即旦、早晨的意思。古人对于一天时段的划分非常细致,殷墟甲骨刻辞记录了一天的各个时间段,并且各有专称。“朝”表示早上,是月亮还没完全消失,而太阳有光出现的时候。例如《诗·小雅·何草不黄》中说:“哀我征夫,朝夕不暇。”又如我们今天常说的“朝夕相处”。“朝”是一天的开始,于是又引申指天、日,例如《孟子·告子下》上说:“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一朝”即一天、一日。

“朝”在古汉语中还做朝拜、朝见讲,作这个意义讲读为“cháo”。古代有臣见君的礼仪,一般在早上见皇帝、君王,因此命之为“朝”“早朝”,表示臣属朝见或商议政事。因此官府又叫朝廷,也有朝政的说法了,进一步引申指君王主持朝政的时期,于是就有了“朝代”“宋朝”“清朝”等说法。“朝”是一个动词,是下对上的行为礼节,最开始只用于臣君之间,后来泛化了,泛指下属对上级、晚辈对长辈。由于太阳升起的位置在东方,而且作为动词用的“朝” 有面对被见者的意思,于是由它的动词意义虚化出了表示方向的介词用法,例如“朝北”“朝南”等。

成 语

朝三暮四 朝令夕改 朝不保夕

有朝一日 热火朝天 改朝换代

名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唐·李白)

谚 语

朝有破紫云, 午后雷雨临。

在家千日好, 出门半朝难。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3:5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