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木 |
字源 | 木mù甲骨文 ![]() ![]() ![]() ![]() “木”是一个象形字。从形体来看,甲骨文、金文形体基本一致,字的上部表示树枝,中间表示树干,下部表示树根。从字形的演变来看,“木” 字从甲骨文到楷体字,它的部件没有增减,只有笔画规整划一、直曲的变化。 《说文解字》说:“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其中的“东方之行”即指东方属五行之木,五行之木借自树木之“木”,而“木”的本义是树。我们今天用作“木料”“木材”的“木”,是在树这个本义的基础上引申而来的,如“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孟子·梁惠王下》),“木”即树。上古时候,表示“树木”这个概念常常用 “木”,用作动词意义的栽种、种植则是用“树”。在纪元前后,“树”才用作名词表示树木,从而取代了木。在现代汉语中,不能单独用“木”来表示树木,只能用“树”,而表示树木的“木”则仅见于合成词当中,例如“木耳”“灌木”“乔木”“果木”“乌木”“独木不成林”等。 木是实心质地,是生产生活的重要材料,因为具有坚实的性质,于是又从其本义引申出不灵活、愚钝的含义。“木”便同人联系了起来,如朴实迟钝叫“木讷”,痴呆不知所措叫“木然”,形容发呆的样子叫“木呆呆”,愚笨或不灵活的人叫“木头人(儿)”。 上古时代,先民对于植物的认知就已经从个体实物提升到抽象概括的高度,两个木并列在一起为“林”,众多的“木”在一起即“森”。在基本字的基础上重复使用该基本字,以表示众多之意,这也是汉字所独有的功能。 成 语 木人石心 入木三分 木已成舟 朽木不雕 移花接木 大兴土木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