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梅 |
字源 | 梅méi金文 ![]() ![]() ![]() ![]() 甲骨文中没有梅的形体。金文的“梅”字,上面部件为木,下面部件为梅树枝上结酸果的样子,这个字与《说文解字》所收录的“梅”字下的或体相似,只是部件位置由上下变换为左右,可参看左列小篆第二个形体。小篆的正体为形声字,“木”为形符,“每”为声符。隶书的形体结构与小篆基本相同,笔画更趋平折。 “梅”的本义应该是结果实的梅树,是一种蔷薇科落叶乔木。古文“梅”写作“楳”,从木,某声。而某是“楳”的初文,梅、某、楳三字是异体字关系,许慎《说文解字》收录了“某”字,许慎的解释是:“某,酸果也,从木,从甘。”“某”即梅,是一种酸果,这是说的梅树所结的果实味道酸甜。《诗·召南·摽有梅》中记载有:“摽有梅,其实七兮。”这句话是说:梅子熟了,落到地上,树上还挂着七成的果子。“梅”常常是文人骚客的笔下客,例如鲍照的《东门行》中写道:“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梅”即是梅子,是梅树所结的果实,味道酸苦。梅子产在江南一带,正当江淮一带雨季的时候,就是梅子黄熟的时候,因此称这段时期为“梅雨时节”,这时的雨也叫做“黄梅雨”,正如陆游《夏日》诗之二中所写到的一样:“新泥满路梅黄雨,古木号山月晕风。” 生活中和梅、梅花相似的事物都可以称之为“梅”,例如“梅花鹿” 是因为鹿背上的白色斑点似梅花,故称其为梅花鹿;“望梅止渴”,是梅的酸味能激起唾液的分泌;“梅花拳”得名是取梅花迎寒而放,且花分五瓣象征五行之意。 成 语 望梅止渴 青梅竹马 歇后语 北冰洋的梅子——寒酸 五朵梅花开一朵——四肢 (枝) 无力 落了三年黄梅雨——绝情 (晴) 谚 语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谜语 尽是草地。 (猜一植物) ——梅花 (没花)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