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执 |
字源 | 执诸侯盟,谁执牛耳?(《左传》) 汉字身世小档案 ■ “执”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为一个被手铐铐住的人。 ■ “执”的本义,即拘捕、捉拿,引申为持、操持、主持、执行、控制,又因为双手被铐,一定要铐得很紧,以防脱逃,因此又引申为固执。 ■ “执牛耳”来源于祭祀活动,原指主持盟誓的人,后引申为人在某方面居于领导地位。 ![]() “执”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汉字,甲骨文字形❶,这是一个会意字,右边是一个半跪着的人,左边是一副手枷,用手枷这种刑具将犯人铐起来。甲骨文字形❷,这么大一副刑具,仅仅为了铐住一双手,比现在的手铐麻烦多了。金文字形❸,人的双手被铐住的情形十分生动逼真。金文字形❹,下面又多此一举地添加了双手,意为双手持枷去铐犯人。小篆字形❺,手枷的形状还在,但是右边被铐住双手的人的样子不大看得出来了。楷书繁体字形❻,右边定型为“丸”,中间的一点倒还有双手被铐的遗意。简体字的左边干脆简化为提手旁了。 《说文解字》:“执,捕罪人也。”这就是“执”的本义,即拘捕、捉拿,引申为持、操持、主持、执行、控制的义项也都是由此而来,又因为双手被铐,一定要铐得很紧,以防脱逃,因此又为固执,一个人固执己见、执迷不悟的样子,跟紧铐双手不得挣脱的难受模样是何等相似! 古人把父亲的朋友尊称为“父执”。《礼记·曲礼上》中规定:“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父之执”又称“执友”,意思是“与父同志者也”,和父亲秉持同一种志向。古人云:“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故称“执友”。 古人还把为人送殡称作“执绋”,“绋”是下葬时引柩入穴的大绳。《礼记·曲礼上》中规定:“助葬必执绋”“执绋不笑”。丧葬乃人生死之大事,必须庄重对待,因此参加葬礼的时候,一定要手执牵引灵柩的大绳以帮助行进,这时还不能笑,以示悲伤之情,所谓“君子戒慎,不失色于人”。 《诗经》中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名句。郑玄说:“言执手者,思望之甚也。”鲜为人知的是,“执手”并不仅仅是互相拉手,还是北方少数民族相见时的一种礼节,也叫“执手礼”。《辽史》中详细描述了这种礼节:“执手礼:将帅有克敌功,上亲执手慰劳;若将在军,则遣人代行执手礼。优遇之意。” 古籍中常见“执牛耳”一语,比如《左传·哀公十七年》:“诸侯盟,谁执牛耳?”杜预解释说:“执牛耳,尸盟者。”“尸”是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尸盟”指主持盟会的人。周代有名叫玉府的官署,负责掌管天子的玉器以及其他玩物,其中职责之一是:“若合诸侯,则共珠 “珠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