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忧 |
字源 | 忧![]() 有忧者侧席而坐,有丧者专席而坐(《礼记》) 汉字身世小档案 ■“忧”( 繁体字“憂”)是一个会意字,愁也。甲骨文字形中,一个人最下面的脚栩栩如生,低着头,伸出手,正准备去搔头上长长的头发。 ■“丁忧”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服丧制度,官员的父母去世,必须停职回到祖籍居丧三年。 ■古有“六极”之说,指六种极凶恶的事,“忧”排名第三,因此引申为生病和居丧。 ■“忧”当作疾病讲时,有一种极其风雅的疾病名称,叫“负薪之忧”或“采薪之忧”。 “丁忧”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服丧制度,官员的父母去世,必须停职回到祖籍居丧三年。“丁”的意思是当逢、遭逢,“忧”是居丧,“丁忧”即遭逢父母之死而居丧。“忧”为什么会具备这个义项呢? “忧”的繁体字“憂”,甲骨文字形A,这是一个会意字,这个人最下面的脚栩栩如生,低着头,伸出手,正准备去搔头上长长的头发。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忧愁或者为什么事烦恼的时候,总是下意识地伸手去搔头发。金文字形B,手脱离了身体,似乎是为了更加强调伸手去搔头发的动作。金文字形C,这个人改为正面站立,还是伸手要去搔头发。金文字形D,上面还是头部和头发,手的样子变形得厉害,下面添加了一颗心,表示是心在忧愁。小篆字形E,“心”的下面又添加了一只脚。 白川静先生认为小篆字形上面的“頁”“形示仪礼时头上缠布,此字中特指头戴丧章”,下面的“夊”“表示倒行的足迹”,整个字形乃是“身穿丧服,头戴丧章,心情哀痛之人佇立之姿”。这种解释虽然新颖,但未免过于牵强,古人造字,“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物事或现象,不必非要如此弯弯绕。 《说文解字》:“忧,愁也。”《尚书·洪范》中有“六极”之说,指六种极凶恶的事:“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忧”排名第三,因此引申为生病和居丧。《礼记·曲礼上》中规定:“有忧者侧席而坐,有丧者专席而坐。”父母生病的,参加宴会时要单独一席;居父母丧的,则更要“单席”而坐,不能坐两层的“重席”。 有趣的是,“忧”当作疾病讲时,有一种极其风雅的疾病名称,叫“负薪之忧”或“采薪之忧”。《礼记·曲礼下》载:“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古人认为射箭也能反映出人的德行,因此国君命士射箭,士唯一能够推辞的理由就是身体患病;但是有的人确实不会射或者射术不精,那么就要用“负薪之忧”来推辞,意思是我刚背过柴火,累得要命,没有力气再射箭了。不能直接说自己病了,否则就是傲慢不敬,而要说出致病之由。为什么偏偏要用“负薪”来比拟呢?这是士的谦辞,谦虚地表明自己还没有做到士阶层时也曾操持过背柴火的下贱职业。 孟子在《公孙丑下》篇中记载了一则趣事。孟子要去朝见齐王,齐王派人来说:“我本来应该去看您的,但受寒生病了,不能见风。明早我将上朝听政,不知您能来让我见您吗?”孟子回答说自己也生了病,不能到朝堂上去。可是第二天孟子就出了门,刚好齐王派人来探望,孟子的弟弟说:“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这也是一句婉辞,意思是生病连柴火都打不了了。其实孟子并没有生病,是对齐王不礼遇的报复而已。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