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

汉字身世小档案

■ “报”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为一只手从背后使劲儿按住一个被枷铐住半跪着的囚犯,故“报”的本义为报复。

■ “当”和“报”都是判决罪人、断狱之意。

■ “报”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体现出两种完全相反的含义,既可指报复也可指报恩。

■ “报”还是古时一种祭祀的名目。同长辈女性通奸或通婚,称为烝报婚姻。

“报”和本书中的“执”属于同源字,反映了古人造字时相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而且都和法律制度有关。

报,甲骨文字形❶,这是一个会意字,由三部分组成,左边和中间的组合,其实就是“执”字的字形,用手枷这种刑具将半跪着的犯人铐起来。最右边是一只手,用手从背后使劲儿按住犯人,令他屈服。白川静先生解释说:“手上铐着手枷,身后被手按压下跪,意味着犯罪者被施以报复刑,原义为报复。”甲骨文字形❷,用手按压的姿势更加明显。金文字形❸,最左边的手枷变成了“幸”。金文字形❹,字形相同。小篆字形❺,右边虽略加变形,但仍然可以看得出来用手按压人的形状。楷书繁体字形❻,右边变形得厉害,完全看不出用手按压人的形状了。简体字的左边干脆简化为提手旁了。

《说文解字》:“报,当罪人也。”“当罪人”即判决罪人。“当”和“报”都是当时的习惯用语,意思相同,都是判决罪人、断狱之意。如“罪当诛”“罪当弃市”,这里的“当”不是应当的引申义,而是判决的意思,意为犯的罪按照法律判决为诛或者弃市。这就是“报”的本义,比如“报囚”一词,即是“奏报行决”之意。

汉语中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叫作反义同字或者反义同词,一个字或者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体现出两种完全相反的含义。“报”也是如此,既可以指报仇,又可以指报恩;同理,“报复”既可以指报仇,亦可以指报恩。《诗经·木瓜》中的名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这里的“报”指报答。“睚眦之怨必报”,这里的“报”则指报仇。

“报”还是古时一种祭祀的名目,如报岁、秋报的称谓。秋天丰收之后要祭神,以报答神灵的护佑,称报岁或秋报。“报”的本义既为判决,那么一定要将判决结果通知犯人,由此而引申出答复、通报、报道的意思,也就是我们今天常用的义项,比如报纸、报晓、耳报神等等。

不过,“报”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用法:“下淫上曰报。”正如报恩、报答等词所示,其中含有下对上尊敬的成分;反之,也可以含有下对上侮辱的成分,因此而引申用于和长辈女性通奸或通婚。我们来看看《左传》中的两处记载。其一:“卫宣公烝于夷姜。”“夷姜”是卫宣公的庶母(父亲的妾),和父亲的妻妾(生母除外)通奸或通婚,这叫“烝”(zhēng)。其二:“文公报郑子之妃。”郑子是郑文公的叔父,和伯叔父的妻妾通奸或通婚,这叫“报”。烝与报,习惯上称之为烝报婚姻。这都是性关系失范时代的典型行为。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20:5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