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单 |
字源 | 单![]() 鬼神之祭单席(《礼记》) 汉字身世小档案 ■“单”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丫形的木棍,木棍分叉的两端绑上两块石头,作为原始的狩猎工具。“单,大也。” ■古人席地而坐,地上铺席,富贵者席皆数重,所谓“重茵厚席”,而祭祀鬼神只需一重席即可。 ■我们今天使用的名单、账单、菜单等称谓,即是由一重、一层引申而来。 “单”是汉字中争议非常大的一个字,张舜徽先生在《说文解字约注》一书中总结得很全面:“自来说此字者,言人人殊。孔广居以为觯之古文,徐灏以为箪之本字,王廷鼎谓为古旂字,谢彦华谓为古鼍字,林义光谓为古蝉字,丁山谓为古干字,马叙伦谓即古车字,各执所见,莫能定也。”争议如此之大,那么“单”一定是个非常有趣的字。 单,甲骨文字形A,很明显这是一个象形字,下面是丫形的木棍,木棍分叉的两端绑上两块石头,作为原始的狩猎工具,比如“狩”和“兽”的原始字形中就包含有这个字符。即使在今天,孩子们经常玩的弹弓还和这个字形显示的工具极其相似。这个字形跟“干”是同源字,因此也用作武器,比如“战”和“弹”的原始字形中就包含有这个字符。 单,甲骨文字形B,下面添加的一横表示用绳索绑起木棍。甲骨文字形C,下面添加的一个方形像用绳索绑缚的另一块石头,为的是增加重量和力量。白川静先生则认为这个字形像“椭圆形盾牌之形。上部插有两支羽饰。部族不同,盾牌的形状、模样、饰物则不同”。甲骨文字形D,下面石头中间的一横就代表绳索。金文字形E,完全和甲骨文相同。金文字形F,中间再次强调绳索之形。这个字形真是非常漂亮!小篆字形G,上面讹变为两个“口”。 《说文解字》:“单,大也。”段玉裁认为“当为大言也,浅人删言字”。段玉裁的释义即是由小篆字形上面讹变而成的两个“口”而来,这是错误的。段玉裁又说:“《尔雅》《广雅》说大皆无单,引伸为双之反对。”同样牵强附会。“单”的字形就是“一个”捕猎工具,由此引申为单双之“单”。 《尚书·吕刑》篇中有这样一段话:“今天相民,作配在下,明清于单辞。”有人根据许慎“单,大也”的释义,把“单辞”解释为大词,即夸诞之辞。这是错误的。孔颖达解释说:“单辞谓一人独言,未有与对之人。讼者多直己以曲彼,构辞以诬人,单辞特难听,故言之也。”诉讼中没有对质或者没有证据的单方面言辞叫“单辞”。这段话的意思是:如今上天扶助百姓,国君作为配合,应当明白清察诉讼中的一面之词。 《礼记·礼器》中规定:“鬼神之祭单席。”古人席地而坐,地上铺席,富贵者席皆数重,所谓“重茵厚席”,而祭祀鬼神只需一重席即可。孔颖达解释说:“神道异人,不假多重自温,故单席也。”鬼神一重席就能保持温暖,因此不需要多重。 我们今天使用的名单、账单、菜单等称谓,即是由一重、一层引申而来,指供记录的一张纸片,合订而为册。至于“单位”之称,原是佛教语,指僧人坐禅之处。《敕修百丈清规》中有“须先归单位坐禅”的规定,僧人的坐床上贴有自己的名字,一人占一位,故称“单位”。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