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戎 一手持戈一手持盾
字源

戎 一手持戈一手持盾

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诗经》

人们常使用“投笔从戎”这个成语,比喻弃文从武,那么,“戎”为什么会指军队呢?古代中国称西部的少数民族为西戎,这真的是蔑称吗?

戎,甲骨文字形,这是一个象形字,右边是戈,左边是一面盾牌。金文字形,左边盾牌的形状更是栩栩如生。金文字形,刻字的人变懒了,盾牌形简略为“十”字形,“十”字形就是“甲”字的甲骨文写法,这就为小篆的讹变打下了基础。小篆字形,左边果然讹变成了“甲”,以至于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根据小篆字形误释为:“戎,兵也,从戈甲。”“甲”是士兵所穿的铠甲,已不同于原字形的盾牌了。

“戎”的本义就是戈和盾,这是古代士兵的标准配置,《诗经·抑》中有“弓矢戎兵”的诗句,即指弓、矢、戎、兵(战斧)这四种兵器。据《周礼》记载,周代有司兵一职,职责是“掌五兵、五盾”,其中的“五兵”就是《礼记·月令》中所说的“五戎”,郑玄解释说:“五戎,谓五兵:弓矢、殳、矛、戈、戟也。”弓矢指弓和箭;殳(sh$)是竹木所制,长柄无刃,用以撞击的兵器。这里的“戎”已引申为兵器的统称了。

《诗经·六月》中吟咏道:“元戎十乘,以先启行。”这里的“戎”指兵车,元戎即大的兵车,十辆大的兵车作为军队的先锋。不过“元戎”是周代兵车之名,夏、商的名称则不同。据《司马法·天子之义》载:“戎车:夏后氏曰钩车,先正也;殷曰寅车,先疾也;周曰元戎,先良也。”钩车之“钩”为马的大带,可以驾驭马匹,校正兵车前行的方向,故云“先正”;寅车之“寅”是前进的意思,这种兵车能够进取远道,故云“先疾”;元戎指最好的大兵车,故云“先良”。

《礼记·王制》中记载了西戎不同于中原民族的特征:“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粒食,以谷物为食。中原诸国之所以称西部少数民族为“戎”,乃是因为他们擅长持戈盾作战,是骁勇的武士。《大戴礼记·千乘》中也说:“西辟之民曰戎,劲以刚。”劲以刚,更是非常鲜明地描述了西戎部族骁勇武士的特征。因此,“戎”并非是蔑称,而是对西戎部族的客观描述,甚至还有“劲以刚”的褒扬之词。

东汉学者应劭在《风俗通》中说:“西方曰戎者,斩伐杀生,不得其中。戎者,凶也。”将“戎”释义为“凶”,可知这时已将西戎其名视作蔑称了。不过“斩伐杀生”和“凶”的评价,仍然透露出西戎重兵尚武、争强好胜的习性。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3:3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