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

汉字身世小档案

■ “德”是一个会意字,字形像一个慢慢行走、目不斜视的人。

■ “德”的本义就是“升”,也就是登高的意思。人的德性需要不停地努力才能得到,因此引申为德行。

■ “德配”引申为对别人妻子的尊称,但只能用于死后的悼文。

“德”这个字很有趣,甲骨文字形❶,这是一个会意字,中间是古“直”字,四面围绕着的表示十字路口。李敬斋先生认为“直行为德”,就是行得正。左民安先生认为:“其右部是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这个字的意思是:行动要正,而且‘目不斜视’。”甲骨文字形❷,十字路口省写为“彳”。金文字形❸,同于甲骨文。金文字形❹,在“直”的下面添加了一颗心,不光目正,还要心正。小篆字形❺,直接从金文演变而来,变成了一个形声字。

《说文解字》:“德,升也。”这是“德”的引申义,本义是行得正,引申为德行。“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正韵》:“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也。”古人有九德之说,说法不一,《尚书·皋陶谟》称九德为:“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宽厚而庄重,温和而有主见,谨慎而恭敬,能干而敬业,顺从而果敢,正直而温和,有谋略而能务实,刚正而有节制,勇敢而有道义。这九德是判断人的真伪的九项标准,但是古往今来,能够符合这九德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中有关于九德的另一种说法:“心能制义曰度,德正应和曰莫,照临四方曰明,勤施无私曰类,教诲不倦曰长,赏庆刑威曰君,慈和遍服曰顺,择善而从之曰比,经纬天地曰文。”《逸周书》又把“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称作九德,其中的含义请读者朋友悉心体会。

古人最讲究德,因此对“德”的研究很深刻,除了九德之外,还有三德、六德等种种规定。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三德,谓礼宾、亲亲、善善也。”六德:“知,仁,圣,义,忠,和。”“礼,仁,信,义,勇,智。”无论九德、三德还是六德,大同小异,后来成为儒家学说的核心概念,强调以德治国,并把这种理想的治国理念称作“德政”。

孔子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意思是:我没有见过爱好德行就像爱好美色一样的人。可见即使有种种关于“德”的规定和美誉,好德的人也不如好色的人多。

古人有德配天地的赞誉之辞,比喻一个人的德行可与天地相匹配。后来就把“德配”引申为对别人妻子的尊称,意思是说这个人的妻子,德行可以跟丈夫相匹配,不过不能用作口语,多用于死后的悼文,属于恭维死人的漂亮话,过去叫谀辞。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9: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