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又 |
字源 | 又yòu甲骨文 ![]() ![]() ![]() ![]() “又” 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又”字是一只手有三个指头的象形,手指朝左,朝右下延伸的笔画表示手臂,整个字表示一只右手。金文的“又”来自甲骨文,形体结构几乎与甲骨文相同。小篆形体结构基本同于甲骨文、金文,手的外观更加清晰。隶书的“又”字已经很难看出是一只手的构形了。 我们今天表示“手”就是“手”这个字,而在古文字中,我们通过字形分析,不难看出,“又”是“手”的雏形、初文,是“右”的古文;与之相对的,如果手指向右边,则是“左”字的古文。在我们的语言中,“又”在意义上的变化,已经完全失去了它的初始意义,而更多地被用来作为副词使用了。根据《说文解字》的说解来看:“又,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𠛱(列)多略不过三也。”“又”是手的意思(具体而言是指右手),古人多以三来表示概数或者泛指数。“又”在古汉语中表示手的记载少见,凡是手的含义,常常以“右”表示。而“左、右”又常常表示方位,表示左手方向和右手方向。 “又”的虚词意义可以表示几种不同的含义,比如再、重复的意思,例如“吃了又吃”“去了又去”等,再比如表示并列的意思,例如“又大又红”“又酸又苦”等。虽然我们今天已经看不到“又”有手的意思,但在一些汉字中却保留了“又”表示手这个含义的特征,例如“受”“友”,等等。 歇后语 毒蛇爬竹竿——又狡 (绞) 又猾 (滑) 秀才看榜——又惊又喜 又敲锣鼓又放炮——想 (响) 到一块了 谚 语 四月清明和谷雨, 种瓜点豆又种棉。 天热人又闷, 有雨不用问。 新三年, 旧三年, 缝缝补补又三年。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