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即”的甲骨文是一个会意字,这个字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左边像一个装有食物的器皿,右边像一个跪坐的人,这个人面向食物,表示正在吃东西、就餐。金文的形体结构和甲骨文的基本一致,左边也像一个食器,右边像一个人,这个人的姿势并非跪坐,但人面向食物,也是在就餐。小篆的形体基于甲骨文和金文进行了调整改造,左边的器皿下方变成了“匕”,上面变成了“白”。隶书和小篆基本一致,只是笔画有所变化而已。

从形体的分析很容易看出“即”的本义是指的就餐、就食。《说文解字》的看法是:“即,即食也。”也就是吃饭的意思。例如《易·鼎》说的:“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其中的“不我能即”是说我不能吃器皿中的东西。现在的家庭多半是父母做饭,饭做好之后,父母会召唤正在玩耍或者学习的孩子吃饭了,孩子就会跑到饭桌前就餐,因此“即”这个字包含着“到位”的意思,引申表示“就、靠近、接近、到”。例如《礼记·曲礼上》中说:“将即席。”“即”便是“就”“到”的意思,这个意义也是“即”的基本意义所在。此外,在古文中这个意义还可引申表示“迎合、符合”,例如《韩非子·孤愤》中所说的:“若夫即主心同乎好恶,固其所自进也。”“即主心”说的就是迎合主人的心,但这种用法我们今天不使用了。

在今天,“即”被用得较多的是表示“即日”,“即”是指的今天的意思,其次就是被用来表示判断、强调等,例如“非此即彼”,而“即兴发挥”的“即”可以理解为临时的、就着眼前的情形发挥。“即”更多出现在副词、连词等中,例如“即刻”“即时”“即是”“即使”等。

成语

即景生情 即鹿无虞 不即不离

稍纵即逝 一拍即合 一触即发

歇后语

大海里的水雷——一触即发

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

太岁当头坐——非灾即祸

谚语

即脱即着,胜过服药。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1: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