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虹 |
字源 | 虹hóng甲骨文 ![]() ![]() ![]() 古人对于自然现象的关注在文字中有所记录,其中一个重要的记录就是“虹”。甲骨文的“虹”字是一个象形字,这个字描绘的是初民对于彩虹这种现象的认识。它像彩虹的样子,两头像是两只张开的大嘴。殷商时代的人这样描述这种现象:“出虹自北饮于河。”(《甲骨文合集10406反片》) 是说虹出现在北,并且吸取河中的水。可见,当时的人们认为“虹”是一种天上的动物,它会在河里饮水。这条卜辞的记录者应该是在有河的地方看到彩虹的出现的,而这种自然现象也常出现在有水雾的地方。小篆的“虹”字变成了一个形声字,左边为“虫”,右边为“工”,表声。隶书的“虹”字形结构与小篆基本一致,笔画有所变化。 “虹”的本义就是彩虹,是一种太阳光和水汽分子相互作用的自然现象,呈半圆弧形状,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因此又俗称“七色彩虹”。从《说文解字》的说解来看:“虹,䗖也。状似虫。从虫,工声。《明堂月令》曰:‘虹始见。’”认为虹即“䗖”,这是虹的古称,样子像条虫。例如《诗·鄘风·蝃》中所记载的:“蝃蝃在东,莫之敢指。”其中的“蝃”即“䗖”“虹”。此外还如《礼记·月令》中所说的:“虹始见,萍始生。”虹即彩虹。“虹”的形状像桥,因此在古文中又可以代指桥,例如“断虹”即“断桥”。 虹常常会同时呈现出两个半弧形,其中一个外半弧颜色深即红色,内半弧颜色浅即紫色,古人称其为“虹”,反之则称其为“晲”,例如《尔雅·释天·虹疏》中就这样描写到:“虹双出,色鲜盛者为雄,雄曰虹;暗者为雌,雌曰晲。”“蜺”字后来写作“霓”,因此,我们今天有“霓虹”“霓虹灯”之说,霓虹即彩虹,霓虹灯即是五彩的灯,来自虹的七彩特点。 成 语 气贯长虹 气吐虹霓 白虹贯日 歇后语 天上的彩虹, 地下的幻影 ——看得见,摸不着 海市蜃楼, 天涯彩虹 ——虚的虚,空的空 谚 语 朝虹雨, 夕虹晴。 东虹日头, 西虹雨。 雨下虹垂, 晴明可见。 西虹跨过天, 有雨在眼前。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