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角 |
字源 | 角jiǎo甲骨文 ![]() ![]() ![]() ![]() “角”的甲骨文是一个象形字,是兽角的象形,角骨上还有骨纹,形象逼真。金文的形体来自甲骨文,只是角是横着放的,角尖朝向右上方,角身也有骨纹。小篆的形体来自甲骨文、金文,只是在甲骨文、金文的形体基础上添加了“⺈”部件。 隶书则将小篆的笔画进行了平直化,丧失了原来的象形特征。 “角” 的本义是兽角。从 《说文解字》 的释义来看:“角,兽角也。象形,角与刀、鱼相似。”角是指的动物的犄角。《论衡·物势》中说:“鹿之角,足以触犬。猕猴之手,足以搏鼠。然而鹿制于犬,猕猴服于鼠,角爪不利也。”角对于动物来说是具有防御和攻击功能的器官,如《易·大壮》中记载:“羝羊触藩,羸其角。”是说公羊冲撞藩篱,折了角。动物长角的位置大致相当于人头的两侧,因此我们称头的两侧为“额角”。上古时代,孩童在额角两边所扎的发髻也称为“角”,《诗·卫风·氓》中就有记载说:“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说的就是结发为总角。生活中和角相似的事物也会称为角。古人饮酒的酒器有一种称为“角”,而在古汉语中记录了从“角”的一些汉字,大多和酒器相关,这可能和初民以兽角作为盛酒的器物有关联。兽角的功用在今天的游牧民族或者一些少数民族中依然可以见到,可以作为号角,也可以作为杯子盛水或酒,因此有“号角”的说法。生活中的墙角、三角,实际上都和角的形状有相似性,都是两条相交线形成一个角。“钩心斗角”“角斗”等也源自兽角本身的功用,是引申用法。需要注意的是,“角”古读“jué”,今天讲“角色”“角斗”等,以及作为酒器讲时,都还读古音。作为五声音阶之一,也读jué。 成 语 风毛麟角 总角之交 拐弯抹角 崭露头角 天涯海角 钩心斗角 歇后语 癞蛤蟆垫桌子角——死撑活挨 乌龟垫床角——硬撑 牛角抹油——又奸 (尖) 又猾 (滑) 门角里藏着诸葛亮——暗中盘算 谚 语 齐心的蚂蚁吃角鹿, 合心的喜鹊捉老虎。 人穷志不穷, 牛瘦角不瘦。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