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壶 |
字源 | 壶hú甲骨文 ![]() ![]() ![]() ![]() 中国古文明和其他国家相比有很多个性化特征,其中一个是青铜器。上古的人们对于铜的运用早就非常熟练了,从各种各样精密的青铜器就可以窥见一斑。早期的壶除了陶制的,绝大部分是青铜制作的,是一种用来装液体或者食物的器皿。甲骨文的壶字就非常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人们所使用的“壶”的造型:壶身的最上面是壶口和壶盖,三角形表示壶盖,壶颈处有两个壶耳,便于手持,也是一种装饰,中间是壶身,下面有壶座。金文的形体结构除了壶盖形状有所变化之外,和甲骨文基本一致。小篆依据金文的形体进行了笔画的修饰,将壶身形状变成向外凸起的曲线,就像壶装东西的腹部一样。隶书的改造也是基于小篆进行的,字体变得更加简练。 “壶”的本义就是一种容器,古人用它来装液体或者固体物质,例如酒、粮食等。和我们今天的壶相比来说,古人的“壶”功用更多一些,但从材质来看,今天的壶则更丰富一些。今天的壶的材质除了金属、陶瓷做的之外,还有塑料做的,例如小孩子用的“水壶”。《说文解字》这样解释说:“壶,昆吾圜(圆)器也。象形。从大,象其盖也。”是说“壶”是一种圆形的器皿,称之为“昆吾”。例如《左传·昭公十三年》中记载的:“司铎射怀锦,奉壶饮冰,以蒲伏焉。”这里就是说的用壶来装饮用的液体。整句话说:司铎(官名)射(人名)怀藏锦,捧着盛冰水的壶,偷偷爬过去。壶在古代用途不仅局限于装吃喝的东西,还有一种叫鼻烟壶的,是一种装鼻烟的小瓶子。还可以用来装投射的箭,壶口就如同箭靶一样,看谁投进的箭多,是一种娱乐活动用具。此外还可以装水进行漏滴,成为一种时间的计量器,这种计时器也称之为“壶”。 成语 壶浆塞道 壶里乾坤 壶天日月 冰壶秋月 箪食壶浆 一壶千金 歇后语 茶壶打掉把儿——只剩一张嘴了 茶壶里煮挂面——难捞 喝酒不拿盅子——胡(壶)来 谚语 哪壶不开提哪壶。 壶小易沸,量小易怒。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