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夕 |
字源 | 夕xī甲骨文 ![]() ![]() ![]() ![]() 甲骨文的“夕”的形体和“月”的形体很相近,实际上夕字所展示的是“月”的一种状态。这是一个象形字,是半月的样子。金文的形体和甲骨文基本相同。小篆基于甲骨文、金文形体,将月半弧两头笔画延展伸长,使得字体更加流畅美观。隶书因为笔画的平直化,使得“夕”字基本失去了原有的形象性特征。 何谓“夕”? 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表示时间概念的字。据《说文解字》的说解我们可以知道:“夕,莫(暮)也。从月半见。”夕是指的傍晚、黄昏的意思。古人对于一天的时间的分析细致人微,在甲骨卜辞中就对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时间给予了不同的称呼、命名,这也是后代沿袭的基础。《礼记·文王世子》中记载:“朝夕至于大寝之门外。”“朝”与“夕”同时出现,“夕”表示夕阳黄昏的时候。此外《诗·王风·君子于役》说:“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夕”也是本义黄昏的意思,是太阳落山一直到太阳沉下去这段时间。但古人对于时段的划分和认识会因为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有所变化,无论是时段的称呼还是时段的划分上都有所差异。因此,“夕”实际上还引申为夜晚的意思,例如清代洪昇的《长生殿》写道:“此夕欢娱,风清月朗,笑他梦雨暗高唐。”这里的“夕”“月”“梦”对比出现,“夕”表示夜晚的意思。 “夕”是日落之时,因此又引申表示时间的末尾,于是有“月之夕”“岁之夕”的说法。古代表示黄昏的字词还有 “暮”“莫”“昏”等,我们今天的语言中,太阳西下的时段的表达也比较丰富,例如,我们可以说“黄昏”“傍晚”“日落时分”“夕阳西下时”,等等,如果加上各地方言中的一些特色表达,就更丰富了。 成 语 危在旦夕 朝发夕至 今比夕非 朝不保夕 朝令夕改 一朝一夕 歇后语 风前烛, 瓦上霜——危在旦夕 元旦出门除夕回——满载而归 谚 语 朝虹雨, 夕虹晴。 朝争时, 夕争刻。人望高, 水望低。 七月七, 牛郎织女会一夕。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