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多 |
字源 | 多duō甲骨文 ![]() ![]() ![]() ![]() “多”字的甲骨文是由上下两块“肉”会意数量多,金文的形体结构几乎与甲骨文相同,小篆只是将笔画延伸并规整,形体结构基本没发生变化,隶书以小篆为基础对笔画进行了折、撇、点的规整。 “多”顾名思义,即表示数量上的多,与“少”相对。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来看:“多,重也。从重夕。夕者,相绎也,故为多。重夕为多,重日为叠。”“多”即重叠、重复的意思。例如《诗·邶风·柏舟》所记载的:“觏闵既多,受侮不少。”这里的“多”与“不少”前后呼应,表示数量不少,是说遭遇不幸已经很多了,受到凌辱也是不少。“多”由本义引申表示胜过、超出,例如《楚辞·天问》中所说的:“东西南北,其修孰多? ”是说大地纵横宽广,东西南北的长度哪个又更长呢? 又如说“他身高一米七多点”。这里的“多”则是表示整数之后的余数或者零头,但可以理解为“超出、超过”的意思,即“他身高超出一米七”。又如“这件衣服两百多”,即这件衣服超过两百元。超出、超过必然会有多余的部分存在,因此又可以引申表示多出、剩余,例如我们平时所说的“多余”、“我多给了他两毛钱”,都是这个意义的使用。除此之外,“多”因为表示数量大,所以还可以引申表示程度,这个时候是作副词使用,例如“你多晚才回来? ”“你看你多懒啊,衣服都不洗! ”作为副词,它还可以表示大概、大约的意思,例如“我大多在家里吃饭,很少在外面吃饭”。 在我们今天的语言中,“多”的常用意义是表示数量的多少,与“少”相对,它所涉及的对象比较宽泛,没有严格的限制,人、事、物均可。正是由于它具有这个特点,它的引申用法也相比其他同义词更多。 成 语 夜长梦多 见多识广 积少成多 诡计多端 多愁善感 多多益善 歇后语 大树林里一片叶子 ——有你不多,没你不少 瞎姑娘戴眼镜 ——多一层比少一层好 谚 语 多吃成盐, 少活十年。 睡多容易病, 少睡亦伤身。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