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尧 |
字源 | 尧![]() 翼善传圣曰尧(蔡邕) 汉字身世小档案 ■“尧”(繁体字“堯”)是一个象形字,像一个人头顶着两个陶器或陶罐的样子。 ■帝尧以“尧”为号,正是对自己部落最重要特征的精确概括,同时也以制陶工艺而自豪。 上古时期帝尧,为五帝之一,历代典籍都认为“尧”是死后的谥号。但周公制谥,周代的时候才开始有了谥号,而甲骨文中已出现了“尧”的人名或国族名。况且,东汉学者蔡邕在《独断》一书中说:“翼善传圣曰尧。”翼善,辅助善行;传圣,传承圣人之道。这个谥号显然是根据帝尧一生的德行总结出来的,因此,“尧”是帝尧的号之一,而不可能是死后的谥号,只是后来才赋予“尧”这个字“翼善传圣”的含义。 “尧”的繁体字是“堯”,甲骨文字形A,包括许慎在内的学者们都认为这是一个会意字,《说文解字》:“尧,高也。”但这个字为什么当作“高”来讲,殊不可解。我们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一个半蹲着的人,上面是什么呢?按照许慎等学者的意见,这是两座小土堆,用人头顶着两座土堆来会意“高”之义。但是人头顶着两座土堆何以就能会意为“高”?所以这是一种非常奇怪而且牵强的解释。 虽然这个字形上面的两个字符确实跟甲骨文“土”字的形状很像,但我认为这不是两座小土堆,而是两个陶器或者陶罐的象形。因此这是一个象形字,像一个人头顶着两个陶器或陶罐的样子。帝尧是陶唐氏部落的首领,该部落擅长制陶,封地就称“陶”。帝尧以“尧”为号,正是对自己部落最重要特征的精确概括,同时也以制陶工艺而自豪,因为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划时代标志,擅长制陶的部落,当时即处于文明发展的高端。尧之所以能够继承帝位,正是因为处于文明发展高端的缘故;同理,舜之所以能够继承尧的帝位,也是因为舜部落擅长制陶,处于文明发展高端的缘故。所谓尧禅让舜,并不是无缘无故的事件。 尧,《说文解字》中收录的古文字形B,区别于甲骨文和金文的刀刻,由于书写工具的柔软化和象形成分的减弱,这个字形上面的陶器或陶罐形被两个“土”字代替,制陶需用土坯,因此这种替换也是顺理成章的,不过正是因为这一替换方才导致了从“土”会意的误解。小篆字形C,上面添加到三个“土”,下面的人形讹变为“兀”,因此许慎解释说:“从垚在兀上,高远也。”“兀”是“高而上平”之义,即所谓“突兀”;“高而上平”之上再添加三堆土,积累而上,因而会意为“高远”,但却与“尧”的甲骨文字形严重不符。因此“尧”的本义并非“高也”,比喻太平盛世的“尧天”,代指疆域的“尧封”等词都没有高或者高远之意,而是以尧的丰功伟绩作为修饰词。 也有学者认为“尧”的甲骨文字形中,上面是烧陶的窑包之形,会意为“人在窑包前烧窑之意”。但该字形中,这两个字符明明置于人的头顶之上,人头顶着两座炽热的窑包未免太过沉重,当然也根本不可能;而人头顶着两个陶器或陶罐行走,则即使在今天也是常见的现象。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