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焚 |
字源 | 焚fén甲骨文 ![]() ![]() ![]() ![]() 甲骨文的“焚”字从林从火,上面是双木为林,下面部件是火字。金文可见到的“焚”字为多友鼎所铸,从林从火,从甲骨文演变而来,和小篆的形体十分接近,下面的部件已经写作“火”字,而并非甲骨文的“火”的象形。这是一个会意字,根据构字部件可以拆分并解读出“焚”字所要表达的含义。 “焚”的本义应当解释为火烧林木,《说文解字》(《说文》所录的“燓”字据段玉裁等考订,是“焚”的误变,因此这个字就是“焚”)的说解是:“烧田也。”从上古居民生活的情况来看,古人有焚田的习俗。上古野兽侵害农田,于是需要焚烧农田的植物以驱逐野兽,焚烧之后的灰土同时也能肥沃田地,有利于耕作。焚田的习俗直到我们今天的农村都仍然有残留。“焚”在“烧田”的基础上泛化出“烧”的意思,古文中有记载:“旅焚其次,丧其童仆。”(《易·旅》)意思是旅行烧了客店,丧失了童仆。还有秦始皇所施行的“焚书坑儒”的措施,其中的“焚”是作“烧”理解。而我们今天也把“焚”作烧理解,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焚香”“焚烧”“焚毁”“焚化”,等等。 在今天,用“烧”比用“焚”更多,“焚”更多具有文言色彩,在一些比较常用的搭配上才用到,一般两者也可以互换,例如我们也可以说“烧香”“烧毁”“烧书”“烧化”,等等。在古代有一种刑罚叫做“焚”,是一种将人活活烧死的死刑,例如《周礼·秋官·掌戮》就记载有:“凡杀其亲者焚之。”而这样的历史词汇,已经不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了,更多是在历史文献当中有所记录和使用。 成 语 焚书坑儒 玩火自焚 焚琴煮鹤 焚香顶礼 心急如焚 玉石俱焚 歇后语 拉石灰车遇到倾盆雨——心急如焚 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谚 语 千丈之堤, 以蝼蚁之穴溃; 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