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fèn甲骨文;小篆;隶书

中国有句俗话:“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这当中的“粪”早在甲骨文中就有记录。这是一个会意字,左右结构,左边像一只手持扫帚,右边像一只手持簸箕,簸箕上面有三个小点,三个小点表示粪土垃圾,整个字会意将脏物扫进簸箕,即打扫的意思。小篆的形体保留了甲骨文的双手和簸箕形状,但将其中的几个小点误变成了“米”字。甲骨文的“米”字(可参见“米”字条目)也是写作几个小点,和这里的形体有点相似。隶书又将其中的簸箕变成了“田”,将双手变成了“共”,是后来简化的“粪”字的繁体字。

“粪”的本义就是扫除、打扫的意思。根据《说文解字》的说解:“粪,弃除也。从廾推弃采也。”意思是扫除、打扫。用簸箕来去除污秽称之为“粪”。例如《荀子·强国》中所记录的:“堂上不粪,则郊草不芸。”“粪”就是作扫除、去除讲。在古汉语中可以见到“粪除”这样的搭配,例如《国语·晋语六》中所说:“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粪除而已,又何加焉。”是说人戴上帽子,就如宫室有了墙屋,只是去除污秽、保持清洁罢了,其他没什么可增益的了。“粪”即“除”,“除”即“粪”,同义互指。

因为扫除、打扫的对象是污秽,于是“粪”又引申表示污秽、粪便本身,正如《论语·公冶长》所说:“粪土之墙不可杇也。”“粪”即粪便。今天普通话中的“粪”多用作名词,并且词义缩小了,不再指广义的污秽,而特指粪便。但在一些方言中仍然可以看到粪作为污秽讲的痕迹,例如山西临汾话中有“粪土”的说法,但指的却是地上的灰尘。四川农村用“粪”来泛指给庄稼施用的肥料。当然古人也的确有把“粪”作为庄稼肥料讲的记录,例如《礼记·月令》中记载:“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这里的“粪”作为动词使用,表示施肥。

成语

朽木粪土 佛头着粪

歇后语

屎壳郎滚粪蛋——倒退

牛粪裹马粪——里外都是屎

谚语

粪是田的爹,水是地的娘,无爹无娘命不长。

深耕加一寸,顶上一茬粪。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9: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