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ni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牛”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作为牲畜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甲骨文的“牛”是个象形字,是牛的正面速写图,上面表示两只牛角,下面表示两只牛耳朵,中间一竖表示牛头。整个字形简单而形象。金文将牛耳朵拉直成一线,小篆继承了金文的形体结构。但到了隶书,这个象形的特征已经消失了,通过溯源可以看到演变的痕迹在于牛角的分化,变成了一撇和一短横。

牛在古代社会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同时又是重要的祭祀用品,常常用作牺牲。在甲骨卜辞《粹》17中,可以见到以牛作为祭祀用品的记载,例如“乙亥又岁于大乙,牛一兹用。”《说文解字》说:“牛,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头三、封尾之形。”认为牛是一种大的牲口,并且指出字形记录了牛头和角以及尾巴的形状。“牛”的本义就是指一种体形大的牛科反刍类哺乳动物,有头角蹄尾。《诗·小雅·无羊》记载有:“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意思是说:谁说你没牛? 光是身长七尺的黄体黑唇的牛就有九十头。

牛是一种力大的动物,因此是农业耕作和运输的重要家畜,我们所熟知的“牛耕”“牛车”就是这方面的记载。尤其是汉字“犁”,来源就与牛相关联。这个字从牛从利,是个形声字。《玉篇·牛部》解释为:“犁,耕具。”《说文解字·耒部》说道:“人耕曰耕,牛耕曰犁。”没有驯化的野牛,不但力大,脾气也大,如同西班牙斗牛场的牛,因此从牛这个特点,有了“牛脾气”的说法,是指脾气倔犟。古代有牛人的说法,我们今天也有,但古今含义相差很大。古代的“牛人”是专门饲养管理牛的人,这是一种官职;而我们今天的“牛人”,是指的能力强的一类人,含有能干的含义,这也和牛的力大能干活的特性有关。

成 语

牛鼎烹鸡 汗牛充栋 九牛一毛

牛溲马勃 对牛弹琴 庖丁解牛

歇后语

有骆驼不讲牛羊——光拣大的说

野牛闯进瓷器店——危在旦夕

谚 语

老牛肉有嚼头, 老人言有听头。

牛角越长越弯, 财主越大越贪。

好马不停蹄, 好牛不停犁。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3: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