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鸟 |
字源 | 鸟niǎo甲骨文 ![]() ![]() ![]() ![]() 甲骨文的“鸟”是一只鸟侧立的形象,有尖尖的鸟嘴和鸟头、鸟身以及鸟爪子。金文进行了省略和简化,鸟的肚子形象变成了一条线,但却将鸟的爪子形象化了。到了小篆,依然能够看出鸟的象形,是侧立的鸟,还有羽翅和鸟爪子,和甲骨文形体更加接近。隶书的“鸟”字,将鸟的爪子部分改写成了四点,而鸟的翅膀变成了中间最长的那一横,鸟头变成了方形,鸟字最上面的一撇,应该是从鸟嘴错变而来的。 鸟是一种飞禽,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见到,《楚辞·七谏·自悲》记载有:“鸟兽惊而失群兮。”句中的鸟即飞禽类,是说鸟兽受到惊吓四散而逃。《说文解字》解释“鸟”为:“长尾禽总名也。象形。鸟之足似匕,从匕。”而《玉篇》鸟部对“鸟”的解释更加合理,认为:“鸟,飞禽总名也。”即泛指鸟类。 汉字中从鸟的字很多,大多与鸟相关联,例如“鸿”即大雁,“鸢”即老鹰,“枭”即猫头鹰,等等。《汉语大字典》收录的以鸟为偏旁的汉字有一千余个,真是蔚为大观。这说明了古人对于鸟的观察和认识是非常深入的。中国人爱鸟,也善养鸟,更善于用飞鸟喻心态,因此留下许多关于鸟的名篇名句。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马致远的“老树枯藤昏鸦”,等等,传唱千古,脍炙人口。鸟极大地增强了汉语言的意境和韵味。 成 语 鸟枪换炮 鸟语花香 鸟尽弓藏 歇后语 百灵戏牡丹——鸟语花香 炮打林中鸟——一哄(轰) 而散 网里的鱼, 茏中的鸟——跑不了 谚 语 人投人, 鸟投林。 近山知鸟音, 近水知鱼性。 砍柴上山, 捉鸟上树。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