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牢 |
字源 | 牢láo甲骨文 ![]() ![]() ![]() ![]() “牢”的甲骨文是一个会意字,这个字的外面表示圈养牲畜的栅栏,里面表示一头牛,甲骨文刻辞记录的字形中里面还有羊、马等。这个字的取意所在很明显,表示圈养牲畜的圈,例如牛圈、马圈、羊圈,等等。金文的形体结构基本同甲骨文,外面表示牲畜圈,里面表示一头牛。小篆的形体在表示牲畜圈的出口处增加了一横,里面也表示一头牛。隶书的“牢”字就更加明确,从“宀”和“牛”,“宀”表意很清楚,整个字的意思也很明显。 “牢”这个字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说明上古居民已经开始了畜牧业的工作,开始圈养野生动物,驯化为家畜。当然“牢笼”所关的对象不仅仅是牛,还有其他一些动物,但文字在竞逐的过程中,最终选择了从“牛”的牢字,这和人们对圈养认知有关,牛的使用和数量或许超过了其他动物。《说文解字》中对“牢”的解释是:“牢,闲,养牛马圈也。从牛,冬省。取其四周匝也。”“牢”即是圈养牛马牲畜的栅栏圈。我们最熟悉的典故是“亡羊补牢”,这其中的“牢”就是圈养羊的栅栏圈。又如《诗·大雅·公刘》所记载的:“执豕于牢。”是说在猪圈里捉猪。古人祭祀所用的祭品中,牛羊猪最常见,三种祭品同时使用称为“太牢”,而只用羊和猪作为祭品,则称之为“少牢”,牛、羊、猪分别称为一牢。 牢的形状是将牲畜关在一个圈内,禁止其逃跑,这和关押犯人的房子有相似之处,于是由本义引申出监狱的意思,就有了 “牢房”“监牢”“牢狱”等说法。牢房以及牲畜牢都有一定的防备性,其构架是坚固的,牲畜以及囚犯才不会逃跑,由此又引申出“牢靠”“牢固”等说法。 成 语 亡羊补牢 牢不可破 满腹牢骚 画地为牢 歇后语 冰面上盖房子——不牢靠 牢房里赌博——一错再错 土地爷坐班房——劳 (牢)神 杨乃武坐牢——屈打成招 谚 语 地里缺苗, 饭碗不牢。 人靠心好, 树靠根牢。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