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guāng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光”是人们接触最多的一种自然物质,这种物质最早被记录应该是来自人们对火光的认识。甲骨文的“光”字,像一个跪坐的人的头上有火的样子,火放在人的头上,以凸显火光能照亮帮助人们看东西。金文的形体和甲骨文相似,也像一个人,人的头上有一把火,火上还有两点表示燃烧产生的火星。小篆基于甲骨文、金文,形体结构大体一致,上面为“火”,下面为“人”。隶书的“光”字在小篆的基础上进行了省略改造,上面的火误作为“⺌”加一横,下面的人写成了“儿”。

“光”的本义是光明的意思。从《说文解字》的说解来看:“光,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光”即光明的意思。古人对于光的认识除了火光之外,就是来自日月星辰的光,因此《诗·齐风·鸡鸣》上说:“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这里的光就是月光。《楚辞·九章·悲回风》中说:“折若木以蔽光兮。”这里的光是指日光。有了发光体自然就有了光亮、光明,于是屈原说:“吾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这里的光是“光明”的意思。“光”总给人耀眼、闪目的印象,因此由本义引申出抽象意义的光芒即荣誉,例如我们可以说“光荣”“光彩”“为……争光”等。“光”由原来的比较单一的指火光、日月星辰光,逐渐泛指所有的能发光的物体发出的光,例如“刀光”“荧光”“灯光”“激光”,等等,甚至还引申为裸露,例如 “光屁股”“光头”“光脚丫子”,等等。

我们今天常说的 “光景”,“光”即景,本义指阳光,引申表示时光,光阴岁月,因此有“好光景不长了”“光景不留人”等说法。而“风光”原指草反射的光在风起的时候所呈现的状态,引申表示风景,用在人和事物身上,表示体面光彩。

成 语

光彩夺目 光怪陆离 光芒万丈

光天化日 凿壁偷光 光阴似箭

歇后

穿绸子吃粗糠——表面

光光光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谚 语

山上树木光, 山下走泥浆。

有雨四方亮, 无雨头上光。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6:2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