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zhèn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我们都熟悉,“朕”通常是中国古代皇帝的自称,但是这个意义却不是这个字的最初含义。甲骨文的“朕”像是由左边的一只船,和右边的一双持竿的手组成,表示用竹竿撑船。金文的形体结构和甲骨文的基本一致,左边像船,右边像双手持竿的样子。小篆在甲骨文、金文的基础上进行了修饰和改变,左边依旧表示船,即“舟”,右边上面的部件变成了“火”,下面仍然是一双“手”。但隶书却将“舟”写作“月”,右边的部件写作“关”。

《说文解字》中解释说:“朕,我也。”这个解释是“朕”的本义借用意义。根据段玉裁的解说,“朕”实际上是指的舟缝,引申为缝隙,例如《周礼·考工记·函人》中所记录的:“眡其朕,欲其直也。”是说察看皮革的缝隙,欲其平直不弯。由于“缝隙”是细微的,因此又引申表示“征兆、迹象”,例如《抱朴子·塞难》中说的:“机兆之未朕,我能先觉之。”

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的“朕”,只是一种同音借用现象。上古社会“朕” 这个称呼并非皇帝专有,一般老百姓也可以用“朕”来指称自己,《尔雅·释诂》 中就说:“古者贵贱皆自称朕。” 直到秦始皇称“始皇帝”开始,“朕”才变为了“皇帝、天子”的自称的专用代词,《史记·秦始皇本纪》 中就明确记载有:“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8: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