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母 |
字源 | 母mǔ甲骨文 ![]() ![]() ![]() ![]() 甲骨文的“母”字是一个象形字,这个字展示的是一位跪坐的女性形象,这个女性双手交叉,字中有两点表示乳房,以表示此女性与生育和哺育有关。金文的“母”字基于甲骨文形体,只是在字的上部多添了一横;金文中也有形体完全同甲骨文的。小篆的形体和甲骨文形体相似,只是字体变得更加规整。隶书的“母”字从形体结构上来看已经无法看到人体的形状,因此难以解析出这个字所要表达的意思。 “母”的本义就是表示母亲、妈妈。许慎《说文解字》这样解释道:“母,牧也。从女,象褱(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声训为牧,即养牛的人,比喻人哺育子女,像怀里抱着孩子的样子,又解释说像给孩子喂奶的样子。从女性的生育功能的角度来看,许慎的解释是可信的。“母”从古至今一直在使用,而且从意义来看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诗·邶风·日月》 中所记载的:“父兮母兮,畜我不卒。”“父、母”同时列出,这里是表示母亲的意思。诗句写的是一位被遗弃的妻子,呼喊着爹啊娘啊,丈夫不再爱我了。由本义引申为女性长辈的通称,例如“祖母”“伯母”“叔母”“姨母”“姑母”“舅母”,等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能听到 “母牛”“母猪”“母狗”“母猫”“母马”等说法,这里的“母”已经由本义引申指性别,即表示雌性的动物。 我们今天在一些方言,尤其是北方方言中可以听到对“母”或“母亲”的别称,例如称“母亲”为“娘”,自古有之。而称“妈妈”是一种更口语的称法,在正式场合和书面语当中常常还是用 “母”“母亲”或“家母”表示尊敬。 成 语 衣食父母 父母之邦 重生父母 恩同父母 母以子贵 贤妻良母 歇后语 带崽的母老虎——分外凶 老母鸡下蛋——脸红脖子粗 母鸡跌米缸——饱餐一顿 谚 语 儿行千里母担忧。 儿不嫌母丑, 狗不嫌家贫。 养儿方知父母恩。 母苦儿未见, 儿劳母不安。 在家靠父母, 出外靠朋友。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