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孙 结绳来记录子孙的世系
字源

孙 结绳来记录子孙的世系

宜尔子孙,绳绳兮 ——《诗经》

“孙”的繁体字是“孫”,《说文解字》:“孙,子之子曰孙。从子,从系。系,续也。”这是许慎对“孙”的释义,也就是“孙”的本义。那么,“子”和“系”组合在一起为什么可以表示“子之子”呢?这个字的起源非常早,而且反映了有文字之前先民的一项有趣的习俗。

孙,甲骨文字形,这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子”,下面是“系”,细丝绳。甲骨文字形,左右结构。金文字形,除了更加美观之外,变化不大。小篆字形,一脉相承。

《尔雅·释训》:“子子孙孙,引无极也。”怎样“引无极”呢?徐中舒先生在《甲骨文字典》中详细阐释了先民结绳记事的传统:“文字肇兴以前,古人即以结绳纪祖孙世系之先后。”《诗经》中屡屡有结绳以纪世系的实录。《下武》:“绳其祖武。”承续祖先所行之迹。《抑》:“子孙绳绳。”子孙延绵不绝。《螽(zh4ng)斯》:“宜尔子孙,绳绳兮。”你的子孙绵绵不绝。这些诗句中的“绳”“绳绳”即是“孙”字字形中的“系”。

徐中舒先生又说:“古代祭先祖之祭坛上,必高悬若干绳结以纪其世系……父子相继为世,子之世系于父下,孙之世系于子下。”白川静先生则另有新说:“‘系’形示饰线下垂。‘孙’义示祭祀祖先时,后代司直‘尸’(充任被祭奠者接受祭祀)职,身佩祝咒用饰物。祭奠祖父时,司直‘尸’职的是孙子,因此‘孙’有了孙子之义。”

白川静先生这段话需要解释一下。据《礼记·祭统》规定:“夫祭之道,孙为王父尸。”王父指祖父。《礼记·曾子问》又记载了曾子和孔子的一段对话。曾子问:“祭必有尸乎?”“尸”指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孔子回答:“祭成丧者必有尸,尸必以孙,孙幼则使人抱之;无孙,则取于同姓可也。”古人认为祭祀的目的在于和祖先的灵魂感通,用孙子来代表死去的先祖受祭,可以凝聚先祖之气,这种祭祀称作“尸祭”。祭祀祖父时,不能由儿子来担任“尸”,必须由孙子担任,可见祖父与孙子的关系要远远亲于父与子。担任主祭者的孙子,祭祀时要自称“孝孙”。

有趣的是,从“孙”的本义引申开来,脉络的细小分支也称“孙”,比如中国古代医学术语将此分支称作“孙络”。再生的植物也称“孙”,比如《周礼》中有“孙竹之管”的称谓,郑玄解释说:“孙竹,竹枝根之末生者。”此即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稻子收割之后,留下的根再生的稻穗称“稻孙”。南宋叶寘(Zh#)所著《坦斋笔衡》中记载了著名画家米芾的一则趣事。米芾在城楼上宴饮,看到田野中一片绿色,不解地询问老农:“秋已晚矣,刈获告功,而田中复青,何也?”老农回答:“稻孙也。稻已刈,得雨复抽馀穗,故稚色如此。”再生稻乃祥瑞之兆,米芾于是欣然提笔,将此城楼命名为“稻孙楼”,这就是安徽省无为县西门城楼命名的由来。

至于排名百家姓第三大姓的孙姓,则起源极早。卫武公的儿子惠孙有个孙子叫武仲乙,“以王父字为氏”,用祖父惠孙的字作为自己的氏名,从此才诞生了孙姓。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9: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