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火 |
字源 | 火huǒ甲骨文 ![]() ![]() ![]() “火”是一个象形字,从甲骨文可以明显看出这个字所表示的是火苗的临摹。这个字因为缺失金文“火”字,因此它从金文到小篆的演化痕迹比较模糊,但从金文中带火偏旁的字来看,与甲骨文相似,只是有空心与实体的区别。到小篆及其之后,就已经失去了它的象形特征,尤其是中间线条化作了“人”字形,很难看出这是火苗的样子。 火字从古至今一直都在使用,而且本义没变。《说文解字》对“火”的说解侧重五行的角度,不可取。“火”的本义就是火苗,是燃烧的物质所发出的光和焰。诸如“火光”“火焰”“火山”“火炉”等等,都是本义的用法。“火”又可用作动词,表示焚烧,烧毁,如《左传·宣公十六年》所记载的:“夏,成周宣榭火,人火之也。”我们现在有“火爆”“火速”“红火”“火脾气”“火急”等说法,都是在本义的基础上,由火可以蔓延、来势猛烈、速度极快等特性引申而来。由于火的颜色是红色,因此,火也常常用来表示颜色修饰其他名词,比如“火鸡”“火烈鸟”“火龙果”等。 远古人类就会使用火——钻木取火,这从考古发现已经得以证实。而汉字的“燧”实际就是钻木取火的工具。例如《论语·阳货》说:“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又《韩非子·五蠹》中也有记载:“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这都是古人用火的确凿记录。 成 语 火冒三丈 刀耕火种 风风火火 玩火自焚 十万火急 水深火热 歇后语 大师傅蒸馍——不到火候不开锅 大厅里放盆火——满堂红 谚 语 真金不怕火炼, 真理不怕谗言。 紧火煮粥, 慢火煮肉。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纸包不住火。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