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腹 |
字源 | 腹fù甲骨文 ![]() ![]() ![]() ![]() “食不果腹”的“腹”说的是肚子,甚至可以理解成胃。甲骨文的“腹”由上下两个部件构成,上面像一个俯身的人,这个人凸显着肥厚的肚子,下面是“复”字,这是一个形声字,“复”字表示读音。金文的“腹”字和甲骨文形体结构基本一致,上面也像一个俯身的人,下面是“复”。小篆基于甲骨文、金文形体进行了结构和笔画的调整,左边写作“肉”,即我们今天的“月”,右边写作“复”。隶书的改造基于小篆,笔画有所变化,但结构没变。 从上面的形体分析不难看出,“腹” 的本义是指的人肚子上的肥厚的肉。《说文解字》也是这么认为的:“腹,厚也。从肉,复声。”“腹”是厚肉的意思。既然是肚子上的肥肉,那么“腹”可以用来指“肚子”,这也是我们使用得最多的“腹”的基本意义,例如“腹肌”,《老子》第三章中所说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其中的“腹”即“肚子”。而“肚子”像一个容器一样,里面有人体的脏器,因此“腹”有包含、容纳、怀抱的意思,例如《诗·小雅·蓼莪》所说的:“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是说出入都怀抱着我。我们常说“腹稿”,字面理解是肚子里面的稿子,实际上这里是用“腹”来比喻在肚子或者内心中酝酿稿子。既然“腹”是肚子上的肥肉,自然也就有了“厚”的意思,例如《礼记·月令》中所说的:“冰方盛,水泽腹坚,命取冰。”是说水深的地方结的冰很厚。“腹”位于人体的中心部位,因此就引申出中心部位、重要部位、内部的意思,例如我们可以说“成都位于西部腹地”,是说成都位于西部的中心位置。而“心”和“腹”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因此用“心腹”来比喻亲信,用“腹背”来表示前后。 成 语 口蜜腹剑 满腹经纶 大腹便便 腹背受敌 推心置腹 坦腹东床 歇后语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胸口放磨盘——推心置腹 茶壶里煮元宵——满腹心事 (食) 谚 语 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