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楼 |
字源 | 楼lóu小篆 ![]() ![]() “楼”这个概念的出现比较晚,从中国建筑发展史来看,殷商及西周时期的居民一般都是在高的地基上建筑房屋的,还不具备修建两层及以上多层建筑的技术能力。因此,甲骨文、金文中不见这个字的记录。小篆的“楼”是一个形声字,左边的“木”为形符,表明楼房建筑的主要材料,而右边的部件为声符“娄”。隶书的形体结构与小篆基本一致,只是笔画更加平直。 “楼”字是伴随“楼”这种建筑形态的出现而产生的。春秋战国时期,用于军事作战守望的楼台实际上已经产生,但仅仅作为观望使用,不是后来用于居住的建筑。在这个基础上,在战国末年才产生了用于居住的所谓的“楼”。因此《说文解字》中这样说道:“楼,重屋也。从木,娄声。”也就是说“楼”是一种重叠的房子、两层以上的房子。例如《孟子·告子下》中记载:“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楼”即重屋,两层以上的阁楼。又如《荀子·赋篇》中有“重楼疏堂”之说,指的就是居住用的重叠的阁楼以及宽敞的堂屋。 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高楼大厦是最熟悉不过的建筑了,而“楼房”也随处可见。从“楼房”这种居舍,又引申出指楼房的一层,例如“一楼”“二楼”“三楼”等。 成 语 空中楼阁 亭台楼阁 海市蜃楼 人去楼空 高楼大厦 琼楼玉宇 歇后语 跛子爬楼梯——步步难 积木搭高楼——一推就倒 老太婆住高楼——上下两难 谚 语 山外青山楼外楼, 前进路上无尽头。 过了河莫拆桥, 上了楼莫断梯。 东风吹过夜, 大水浸楼棚。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