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本 |
字源 | 本běn金文 ![]() ![]() ![]() “本”字最早出现在金文中,是一个指事字,字的主体部分是“木”,字的下面部分表示树木的根部,并以黑点指示出树木的根部。小篆的形体结构来自金文,与金文基本相似,但将根部的指事符号延长成一横笔,结构上更加对称,笔画也更加圆滑。 小篆的古文形体写作“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出“本”的本义是指树根、植物的根部。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来看:“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本”是指树木的根部。例如《诗·大雅·荡》:“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这里的“本”即指草木的根。是说枝叶不见有损,其实根已经断绝。古人把树木的主干也称为“本”,这是来自“根”的引申,例如《庄子·逍遥游》所说的:“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中的“大本”即指的大树的主干。“本”是树根,引申表示事物的根基,例如《论语·学而》中就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里的“本”是指的基础的工作。中国古代,农业是整个社会的根本和基础,因此古人称“农业”为“本”,例如《荀子·天论》中所说的:“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是说要加强农业节俭开支,这里的“本”就是指的农业生产。 “树根” 一义还引申出 “根源”“来源”的含义,例如“亡国之本”即亡国的根源。我们今天的语言中还有“本质”“本色”“本意”等说法,表示原本、原来的意思,这是来自“根源、来源”的引申。而“一本”“两本”中的“本”是作量词,相当于“册”。作为“树根”这个本义使用的“本”在现代汉语中比较少见,而通行的是它的引申意义,除了上述列举的外,还有“本钱”“本事”“版本”等说法。 成 语 本末倒置 舍本逐末 正本清源 变本加厉 一本正经 拔本塞源 歇后语 吃米不记种田人——忘本 耗子啃书本——咬文嚼字 口吞账本——心中有数 挑担子卖豆腐——本钱小,架子大 谚 语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