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chòu甲骨文;小篆;隶书

“臭”的甲骨文是一个会意字,由上下两个部件构成。上面部件为鼻子的象形,下面部件表示一只犬,将鼻子放于犬的头上,以凸显鼻子,表示嗅味道。小篆的形体结构来自甲骨文,将上面转写为“自”,下面转写为“犬”。隶书的“臭”字与小篆形体结构近似,只有笔画的平直点的变化。

“臭”的本义是“嗅”,即嗅味道。《说文解字》说:“臭,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从犬,从自。”是说禽兽逃跑之后,能凭借嗅觉来判断其踪迹的是狗。这个解释主要从功能上对“臭”给予了说明,并强调了这是狗的优势功能。这个意义上的“臭”读作“xiù”,与后来的“嗅”字相同。

由狗的嗅觉又引申到人及其他动物的嗅觉上,例如《荀子·荣辱》中说:“彼臭之而无嗛于鼻,尝之而甘于口,食之而安于体。”这个“臭”是对人的描述,是说人嗅着彼(好肉和细粮)觉得好闻。臭的对象是气味,因此“臭”又引申有气味的含义。开始的时候气味不辨好坏,都称为“臭”,读作“xiù”。例如《诗·大雅·文王》说:“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这个“臭”泛指各种气味。又如《易·系辞上》说:“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这里的“臭”指的就是香味。而《礼记·大学》中记载的“如恶恶臭”,专门用“恶”来形容“臭”,则表示不好的气味。人们对于气味的认识逐渐细化,于是“臭”的含义开始缩小,偏指不好的气味。例如《左传·僖公四年》所记录的:“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是说薰莸在一起,臭味掩盖了香味,因此长年都是臭味。这种词义的缩小现象一直持续到今天。今天把不好的气味都称为“臭”,读作“chòu”,所以有“臭气熏天”“遗臭万年”“臭烘烘”等说法。而要表达好的气味则说“香”。

成 语

臭名昭著 臭名远扬 乳臭未干

臭味相投 遗臭万年

谚 语

流水不臭, 臭水不流。

水不流, 会发臭;人不学, 会落后。

名 句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9: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