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渔 |
字源 | 渔yú甲骨文 ![]() ![]() ![]() ![]() ![]() ![]() ![]() ![]() ![]() 甲骨文的“渔”是会意兼形声字,有多种写法,如上列四种。第一个形体由两个部件组成,左边表示水,右边像一条鱼,表示在水中抓鱼。另外三个形体分别描绘了一群鱼在水中、手持鱼竿钓鱼、手持渔网捞鱼的样子,都是表示捕捞鱼这个概念。金文承袭甲骨文的形体,上列第二个金文形体的上面是鱼,下面三点表示水,与甲骨文的第一个形体基本相似。而上列金文的第一个形体在上面部件同甲骨文的基础上,下面增加了一双“手”,更加明确了这个字的含义,即在水中捕捞鱼。小篆的形体承袭甲骨文、金文,左边从水,右边上下排列两个鱼字。《说文解字》所收录的该字下的另一个篆文(即上列小篆第二个形体)与甲骨文形体相似。隶书的“渔”字只从水和一个鱼字。 “渔”的本义从上面分析不难得出,表示打鱼、捕鱼。从《说文解字》的说解来看:“渔,捕鱼也。”即打捞捕获鱼的意思。例如《易·系辞下》中说:“作结绳而为罔(网)罟,以佃以渔。”这里“佃”和“渔”同时列出,“佃”是打猎捕兽,渔是捕鱼的意思,这正好说明了田猎社会的形态。“渔”是“鱼”的分化字,古文献中也有以“鱼”作“渔”表示打鱼的。从甲骨文的几个形体可以看出,捕鱼的方法很多,我们今天也沿袭了古人的捕捞方法,手抓、网捞、竿钓,甚至还可以用叉子叉。鱼都是被猎取的对象,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说法,因此“渔”这个动词引申出侵袭、掠夺的含义,例如《商君书·修权》中所说的:“秩官之吏,隐下以渔百姓,此民之蠧也。” 打鱼的对象是鱼,打鱼的人也称为“渔”,例如“渔翁”“渔夫”等。 成 语 坐收渔利 渔人得利 竭泽而渔 歇后语 渔场失火——枉 (网) 然 (燃) 抓住渔船当鞋穿——大手大脚 渔网当伞——遮不住光 谚 语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入山问樵, 入水问渔。 渔人观水势, 猎人望鸟飞。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