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妇”的甲骨文是一个会意字,这个字的左边部件为“帚”,表示扫帚,右边部件为“女”,表示女子跪坐,整个字表示妇女持帚洒扫。另有解释认为左边部件表示禾苗,右边部件表示妇女,整个字表示妇女从事插秧的农田活动。金文的形体基于甲骨文,左边部件为妇女的样子,右边部件为妇女手中所持的扫帚样子。小篆基于甲骨文、金文形体,对文字进行了文饰和拆解,左边部件为“女”,右上部件为手形,右下部件为帚形。隶书的“妇”字,将小篆形体进行了横、撇、折的改造。

“妇”的本义应该是指从事劳作的女性。根据《说文解字》的说解来看:“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妇”即从事家务事的人。妇的常用意义是指女人、妇女,这是由本义而来的一个泛指概念,与“女”相同,例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所记载的:“女德无极,妇怨无终。”其中的“女”和“妇”同时出现,泛指妇女、女性。但在古汉语中,古人心中对有关女性的称谓切分和使用很细,这也正好体现出了古代的宗法体制。“妇”在古汉语中还用来特指已婚女性,出嫁的女子称为“妇”,她的丈夫家中的长辈称她作“妇”,好比我们今天的“媳妇”“儿媳”。作为这个意义的“妇”一般与“夫”是相对的概念,例如《陌上桑》中所吟诵的:“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这里的“妇”就是妻子的意思,和“丈夫”相对。而我们今天的语言中,“夫”和“妻”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妻”是丈夫对自己的配偶的称呼,而“妇”是夫家长辈对自己儿子的配偶的称呼,这也是两者的重要区别。

我们今天在使用“妇”这个概念的时候,通常是指已婚的女性,例如“妇女”“孕妇”“妇人”等等,而年龄偏小的年轻女性一般多用“女”“女孩”等。

成语

贞夫烈妇 妇人之仁

妇孺皆知 夫唱妇随

歇后语

十四为君妇——不大适合

小媳妇坐轿——靠众人抬举

怀胎妇过独木桥——铤(挺)而走险

谚语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丑妇家中宝。

乱丝难理,泼妇难治。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9:51:41